朱彩華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我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目標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普及,在此背景下我國的企業也實現了跨國經營的目標。而在走出國門后,我國企業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即企業文化在全球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如何生存的問題。在多元化的文化市場中,各個企業在運營管理中不可避免地會進行文化的碰撞導致文化沖突,因此這就要求我國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面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差異中,努力提高自身企業的文化以適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文化溝通;問題和策略
企業文化一直以來都占據了企業發展的重要地位,現如今企業的跨文化交流模式已經成為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的促進企業發展的現代化模式。企業間的跨文化交流不僅可以使“一帶一路”中的其他企業進行文化的交融與溝通從而推動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國企業走出國門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局面中。然而,企業之間的跨文化溝通由于開展的時間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因此出現了很多弊端,這就要求我國企業不僅要發展本民族的文化,對于外來企業的文化也要取長補短從而建設合作共贏的新型市場。
一、理論概述
1.“一帶一路”理論概述
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和新世紀下的海上絲綢之路其發展方向的戰略目標簡稱即為“一帶一路”。這一戰略目標的提出不僅指明了我國企業的發展方向,還使得我國企業在更為廣闊的市場上尋覓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未來;我國現如今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樣在對外經濟出口貿易中排行前列。“一帶一路”的戰略理念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而企業要牢牢把握機遇就要適應于全球企業多元化文化的發展新潮流,加強我國企業的文化管理和文化輸出從而提升我國跨國企業的經濟效益。
2.跨文化發展概述
跨文化的概念是指兩種或以上的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或相互對立的交叉性文化,依照我國企業跨文化發展具體分析: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全球化經濟的背景下運營中,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及不同宗教的文化,形成一種綜合性的吸收和接納過程。我國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實現對于多種不同特點的文化進行綜合性的管理,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就被稱為企業跨文化管理。
二、表現形式
1.企業間跨文化溝通
在“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國企業走出國門進入國外市場,而作為跨國企業就不可避免的與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經濟交易和活動,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是不可能脫離文化的交流的,而由于生活的環境不同,各國企業都有著文化差異,從而容易導致在交流中出現問題。例如,中國人往往會在飯桌上談生意講究邊吃邊談,而外國人認為邊吃飯邊討論發展是對企業的不尊重;等等諸如此類的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問題不在少數,這就要求我國企業在發展中要重視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為我國企業可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2.企業內部跨文化溝通
企業內部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指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的文化交流模式。通過企業內部的跨文化溝通,企業管理者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了解公司上上下下的發展情況,也可以使得企業管理制定更加合理,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方案。依我看來,企業內部的跨文化交流可以通過雇傭外國技術人員,設置西方的企業部門和文化交流中心部門,來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這種細致全面的跨文化溝通就公司的地點、工作分配和辦公區域的劃分等進行有效地管理,以確保我國企業可以在世界企業中占領一席之地。
三、跨文化溝通策略
1.樹立觀念
我國要推進企業之間的跨文化溝通發展,就必須要使企業跨文化溝通的觀念深入每一個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工作人員的內心深處,以凸顯出我國企業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進行友好合作時,要注重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跨文化交流和我國企業內部的跨文化溝通;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雙方都要以平常的心態接受因為理念不同而存在跨文化交流的問題,尊重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提升我國企業的文化自信,在接納外國企業優秀文化的同時也要摒棄粗俗的文化;有意識地避免敏感問題的出現;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矛盾,這就要求雙方在進行跨文化交流合作時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采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保證我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共同合作發展。
我認為我國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加強自身對于文化素質的培養,宣傳“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的核心理念,樹立全企業對于跨文化交流的發展觀念,并為跨文化交流付出實際的行動,在文化交流中對所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改進,并對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預測并制定相關的應急措施,以確保我國企業在跨文化交流的發展中盡快適應國際企業發展的潮流。
2.構建平臺
為了西方國家可以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地區構建了我國文化交流的平臺如孔子學院等。構建文化平臺給予了文化交流一個載體,使其文化交流由過去以往的復雜化轉變為更加現代化和便捷化的模式。而在我國企業間的跨文化交流中,構建平臺以促進企業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無疑也是一種良好的交流方式,為我國企業文化的發展和前進都注入了新的活力;企業文化平臺的建設不僅僅有利于外國企業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我國企業的優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國企業的文化自信。
而針對于我國企業跨文化交流構建平臺,我認為我國企業可以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選擇合適的地區開展“商業酒會”、“文化交流”及“合作宴會”等模式,通過這些平臺的建立可以使外國公司對于我國企業的文化產生初步的認識,避免了在交流中產生尷尬,也有利于宣傳展示我國優秀的企業文化,提升我國企業文化自信心,縮小我國企業和外國企業之間所存在的文化差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企業文化與其他企業文化的相融合,也使得平等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企業關系在國際化市場中的建立和形成。
3.加強培訓
我國企業的跨文化交流必須要借助專門針對于跨文化交流的培訓工作,這同樣也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動力。我國企業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實則也是一種發展學習的過程。由于民族的不同,宗教不同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等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通過跨文化交流使他們有機結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而簡單的事,所以我國企業要通過培訓增強自身的能力從而取得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進步,主要可以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培訓:
一方面由于企業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時主要利用的載體是語言,這就要求我國企業管理者應當加強對企業工作人員的語言技能的培訓,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言語不通而造成的弊端消除語言的隔閡;另一方面表現在要針對于企業之間的跨文化交流進行文化的培育,這要求企業管理者根據自身企業的優秀企業文化進行宣傳,使企業的各個工作人員了解企業的文化從而也有利于他們更加自信的宣傳企業文化,也保證了宣傳文化內容的完整性。
4.尊重差異,發現優勢
我國企業要使得跨文化交流的發展,第一步就是要尊重差異,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外國企業和我國企業跨文化交流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差異,對于差異我國企業不可以逃避要直視面對差異,尊重差異的產生;具體來講我國企業不可以對自身企業文化過于盲目自信,也不可以對外國企業文化鄙視看輕,我國企業應當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差異,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差異的有效辦法,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了解外國企業的文化,既要看到文化中的優點也要看到文化中的缺點,在發展我國企業的文化時要吸收外來企業文化的長處摒棄企業文化的不足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而對于我國企業內部的差異,企業的管理者也應當采用尊重的態度看待,由于每個人個體的性格和技術能力的不足,差異也是必然產生的。我國企業管理者應當認同企業內部的文化差異,深刻認識我國企業文化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改正,以確保我國企業跨文化交流可以順利地進行。
四、結束語
總之,在“一帶一路”發展的前提背景下,我國經濟已經取得了大繁榮的趨勢,這一趨勢的產生也給予了我國企業的發展更多的機會和發展前景,促使了我國企業真正走出國門發展,而對于企業的跨文化交流一直是企業發展中最有效的一項措施。企業的跨文化交流不僅僅可以使我國企業文化走出國門,也可以了解外國先進的企業文化吸收外國企業文化的優點。
參考文獻:
[1]鐘欣蕾,何岑成.“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企業跨文化溝通的問題及策略[J].經營與管理,2018(3):95-97.
[2]高臣,馬成志.“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跨文化管理[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9):14-18.
[3]王詩燁.“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礦產企業在非洲“走出去”戰略分析[J].新經濟,2018(1):56-61.
[4]楊楊,雷正,杜劍.“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亞國家稅制對我國“走出去”企業的影響分析[J].新西部,2017(20):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