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斌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互聯網產業為核心的虛擬經濟實現了大步向前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數據的應用和拓展為互聯網經濟的騰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文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經濟的相互關系,深入探究大數據與互聯網的概念及特點,分析兩者協調發展的關系對于實體經濟的作用,并提出進一步優化大數據在互聯網經濟應用的建議,從而促進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經濟發展;研究
一、大數據概論
大數據(Big data)最早出自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8年),但是真正得以具體應用的是2005年雅虎公司的Hadoop項目,該項目主要是為了解決網頁應用問題。關于大數據的定義,各國學者均有不同的見解。根據《大數據時代》的定義,舍恩伯格和庫克認為大數據是指不依靠抽樣調查,而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方式,并且大數據具有4個特點,包括大量、快速、價值和多樣。根據《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領域》一書,麥肯錫認為大數據是指具有超級數量,并具有獲取、存儲和分析能力的數據庫。綜上所述,大數據是指能夠針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功能。其是為了解決數據急劇擴張而不能有效管理的問題,并且能夠運用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數據庫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為滿足一定的需要而設計的功能。大數據的理念從歷史來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環境的極大改善,慢慢進入科技的前沿。大數據的量級并沒有明顯的規定,其界定要根據目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來判斷。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延伸,大數據的量級也將跨入新的境地。
二、互聯網經濟概論
1997年,約翰·費勞爾最早提出互聯網經濟(Internet Economy)這個概念,并掀起了各國學者對于互聯網經濟的研究和探討。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互聯網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平臺,從而可以對資源的生產、消費和轉化,以此來實現經濟增長或者調整的目的。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經濟運行過程中需要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預測等方面,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的創新和服務的提升;從經濟形態來理解,互聯網經濟作為數字經濟,其不同于工業、農業和傳統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由于涵蓋了基礎網絡設備、設施、產品和服務等,沒有一個獨立的企業,其更像是一種統籌的經濟。從經濟特征來理解,互聯網經濟是以信息為特征,影響多種產業結構和經濟形態的新經濟潮流。但是相對于信息經濟,互聯網經濟涉及的范圍較小,其基于對信息流的傳遞和處理,以信息取代其他經濟形態,主導經濟活動,從而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從經濟內容來理解,互聯網經濟是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互聯網經濟作為新的生產方式變革,其在促進經濟模式的轉變,促進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向數字化、知識化、信息化等演變有深遠的作用,是超越了技術的范式,更多為經濟服務的新模式。從經濟運作方式來理解,互聯網經濟以區別于一般的機器設備生產,以互聯網作為平臺,網絡生產力作為方式,是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并且依托網絡信息等促進生產經營、商務管理,從而達到技術和信息的整合,實現企業的動態管理。
綜上所示,對于互聯網經濟的定義,首先,從技術方面來說,其是以互聯網技術為載體、網絡設施為基礎、經濟活動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形態;其次,從經濟運行方面來說,其是在經濟和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下,對社會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新模式;最后,從經濟范式方面來說,其是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逐漸向數字化、知識化和信息化轉變,并不斷滲透社會各方面,從而引起新的生產力,借用互聯網技術,所形成的新的經濟形態。
三、大數據在互聯網經濟發展方面的應用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打破傳統固化的經濟格局,使得以銀行為主導的格局逐漸轉變為以市場為主導,繞過了傳統的金融媒介,從而提高投融資效率,迫使傳統機構和業務升級轉型,實現經濟參與主體的共贏。
1.從中小企業角度,目前,國內經濟運行效率不高,互聯網經濟使得傳統機構開始有競爭感,就金融而言,互聯網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彌補傳統金融體系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傳統機構的轉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共計6000萬,但是絕大多數企業在面臨發展問題時,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成為最常見的難題。由于我國金融體系結構和銀行體系建設的不完善,一方面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可以很容易的獲得銀行低息貸款;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由于不滿足銀行較為嚴格的信貸審核條件,而無法獲得銀行的資金,導致了大量中小企業不惜向民間借貸,從而影響了企業的規模擴張和健康發展。而隨著以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等發展起來的互聯網經濟,為中小企業的解決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以P2P為例,在借用大數據技術,可以針對企業的資金流、征信、物流和信息流等,設計出符合企業風險控制、盈利水平以及償債能力等的風控模型。
2.從互聯網使用者角度,隨著改革的深化,傳統行業與具備大數據技術的互聯網經濟行業的競爭不斷白熱化。傳統行業需要不斷的自我更新,來面對新的環境和挑戰,才能適應新的經濟模式。比如在風險控制方面,信息不對稱是永遠存在的障礙。傳統金融機構對于風險控制的把握較為繁瑣而低效率,其需要對風險評估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和調查,過分依賴于抵押物的質量和保證的能力,卻不能有效的防治風險。而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經濟卻從全新的角度來思考風險監控問題,在有效挖掘、整理、分析和預測客戶的信息和資源的前提下,最大化的降低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提高金融服務的風險控制水平。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經濟可以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水平,這大大的提高了傳統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過分依賴于機械操作和現場調研等所需的人力成本和工作量,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和運行效率。
3.從電商平臺角度,目前,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代表性的電子商務平臺有阿里巴巴、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并且這些大型的電商平臺都擁有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在支付結算方面,電商平臺已經形成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支付系統,以及銀行卡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等模式,電子貨幣已經逐漸從滿足現代人的簡單支付發展到交通出行、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交易安全、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為互聯網經濟打開了新的發展契機。在供應鏈金融方面,以阿里巴巴、京東,甚至華為等為典型的企業,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前提下,歸集和分析上下游企業的現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測算出企業的經營情況、物流簽單情況、應收賬款情況等,分析出企業的資金缺口或者盈余等,及時提供金融服務,增加企業的融資渠道。強大的大數據功能,為提高企業的融資效率和解決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路徑,成為傳統金融之外的,電商平臺對關聯企業投融資的有效補充。
總之,互聯網經濟應積極擁抱大數據,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服務參與各方共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以打破融資難、貴的難題;對于網絡使用者來說,可以拓寬投資渠道、降低風險;對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說,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把握信貸風險;對于電商平臺來說,可以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為相關企業提供資金,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
四、優化大數據技術,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
1.促進互聯網經濟與社會網絡的協調發展。以微信、微博和QQ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已經成為現代人交流、商業和辦公的主要工具。在大數據技術不斷創新和應用的背景下,互聯網經濟應充分利用網絡渠道挖掘客戶需求和特點,提高經濟效率和服務水平。這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廣泛的客戶關系,提高溝通的效率。例如各個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微信公眾號,方便客戶查詢賬戶、交易或者產品信息的同時,可以收集用戶的交易習慣、建議和投訴等。并且,基于大數據技術,對于沉淀在端口的客戶數據,通過后臺大數據云計算的挖掘,提高整體服務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大數據對于網絡信息的分析有利于針對不同的客戶進行差異化的營銷。例如銀行與高端消費品牌合作,當該行客戶在朋友圈分享了該品牌的活動,銀行就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捕捉這個活動信息,并為該客戶及時推送消費品牌的促銷、體驗或者其他活動,客戶可以憑借信息享受特定的服務。這樣的精準營銷,既提高了銀行與合作伙伴的商業粘合度,也促進了客戶體驗的提高,實現了參與各方的多贏。
2.提高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和競爭。由于互聯網企業在大數據收集、分析和預測等方面,較傳統機構有明顯的優勢,并且傳統機構具有龐大的客戶信息和交易信息,但是迫于自身在云技術方面的劣勢,沒有合理的利用,所以互聯網企業跟傳統行業的有效結合,可以共享各方的線上線下資源。例如螞蟻金服擁有全生態的線上線下資源,在大數據領域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并且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方面處于最尖端。但是阿里巴巴只是在電子商務領域具有天然優勢,卻并未在社交領域優先于騰訊集團,也并未在搜索引擎領先于百度、谷歌等,各平臺在各個領域都具有絕對優勢,有健全的大數據應用渠道。而為了建立更大強、更有效率的生態系統,需要各大平臺能夠摒棄意見、共享各方數據資源,設計互惠互利的新模式,強強聯合,真正實現大數據為互聯網經濟發展做大貢獻。互聯網企業雖然在經濟模式上有所創新,但是在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遠不及傳統企業。因此選擇與線下優秀傳統企業合作也是優化大數據平臺的正確決定,例如互聯網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合作,通過接入銀行征信系統,銀行可以掌握金融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數據和信息,從而降低銀行的監管和審核成本。互聯網時代下,各個機構例如銀行、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公司,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實現數據、資源在各個領域的利用,從而為經濟的高效運作提供幫助。
3.提升大數據的技術和轉化能力,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提升和產品的創新,可以保持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而駕馭各種風險和問題,從容應對各種挑戰。這一方面,需要互聯網企業加大大數據產品的研發力度,針對客戶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隨著新社交的不斷崛起,互聯網服務具有個性化和定制化。例如招商銀行針對企業和個人用戶推出了小企業E家服務,根據企業和個人用戶不同的風險標準和信用等級,提供不同費率標準的信貸產品。招行利用互聯網創新服務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新渠道,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貴等問題。另一方面,需要互聯網企業提升大數據技術的商業轉化能力。傳統行業對于數據處理的要求不高,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級別的數據已經不能簡單的依靠傳統方法,傳統行業的數據處理技術已經跟不上互聯網經濟的要求。在技術轉化方面,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發展較快,傳統行業應該積極尋求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加強云計算處理能力和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從而為自身發展插上翅膀。并且,互聯網業也應相互學習和加強研究,例如阿里巴巴和百度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各方的優勢和創新,加強雙方的合作,積極培育良好的商業競爭,不斷擁抱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優化線上與線下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互聯網經濟的運轉的水平,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魏強.大數據征信在互聯網金融中的應用分析[J].金融經濟,2015(4):11-13.
[2]王舒婷.“互聯網+”下的微支付對患者繳費時間的影響分析[J].特區經濟,2017(02):41-44.
[3]隗建華.大數據應用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分析[J].中國市場,2015(3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