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鵬飛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
伴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多種多樣的安防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尤其是當下的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在僅僅十年之內已經獲得了人們的高度認可。可以說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預防、解決了一系列犯罪行為的發生,從“預防”到“解決”是當前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社會應用中出現的根本性轉變。
近幾年來,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由“公式計算”逐漸向“計算公式”轉變創新發展。隨著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更新,人臉識別呈現出了專業性的劃分趨勢。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即是通過自我學習的智能算法。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動化計算。這種“類腦算法”即便是算法發明人也無從知曉算法的具體計算。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人臉識別技術邁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從一開始的產品智能到系統智能再到大數據的智能,這種智能化的過程為建設智慧城市提供專業的數據分析,從而能夠更專業、更智能、更可信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我們不難看出,智能人臉識別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五化”即:“智能化”、“簡捷化”、“網絡化”、“終端化”、“微型化”。
雖然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廣泛的獲得了人們的認可。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因市場、價格、硬件、網絡等多種因素,其還處在一個產業化的進程中。具體來說,分為以下三點:
目前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需要攻克的三個技術難題:
一是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需要突破自身的技術困擾,單就技術而言,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需要硬件的支撐,如紅外燈、相機安裝問題、比對技術的加強等。
二是在對大數據中人臉識別系統上,要進一步加強人臉比對的精準度和識別度。在現代數據庫時代,人臉數據庫在不斷更新,人臉技術能否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需要網絡、大型計算服務器、終端數據采集等共同發展。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需要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現下安防行業中最貼近社會量產的生物技術。
三是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國家標準的制定。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資金鼓勵。國家標準智能人臉識別技術上也非常重要,只有從攝像頭、采集源、比對源的標準高度統一,只有這樣市場發展前景才會更加廣闊。
在當下互聯網、新媒體、大數據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數據的安全、標準、控制這三個方面:
一是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通過“云計算”可以獲得更快更強的發展但是這些通過“云計算”的數據安全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
二是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并沒有統一的一個國家標準,多種多樣的數據不能使用、很多數據無法進行“云計算”分析、得出的一些數據結果不能進行交換。因為標準不統一,對于大數據的也不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影響了平臺的整合比對分析,使得智能人臉識別技術信息化進程發展較慢。
三是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受到“垃圾信息”的干擾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因為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擾,使得系統的判斷進程、識別準確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干擾了系統的自學能力。
近年來伴隨著身份證的普及和換代以及各行各業“人證合一”的要求,使得智能人臉識別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當下我國公安機關的偵察形式主要有網絡偵察、形式偵察、圖片偵察等。隨著城市網絡監控的發展,圖片偵察成為公安機關的主要破案手段。公安機關人員,在破案的時候,只需要對證件資料冒充或者是沒有身份證的嫌疑人進行智能人臉識別,就可以輕松破案。利用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將拍下嫌犯的面部圖像傳送到計算機中心數據庫。系統即可與計算機中心數據庫中的逃犯面像進行比對和識別,快速精確地做出判斷。
結束語:當前計算機系統安全控制、電子商務、城市化建設安全等多方面都需要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支撐。我們應該大力推廣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取代賬號、密碼、數字證書等傳統安全保護模式。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需要有更先進、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優勢來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我們應該攻克智能人臉識別的技術難題,制定高效統一的國家標準,獲得國家認可和資金扶持,使得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廣泛的應用到人們的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1]“刷臉”時代撲面而來[J].海川.新經濟導刊.2017(11)
[2]人臉識別技術落地,“刷臉時代”還差臨門一腳[J].范曉.大數據時代.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