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穎
?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策略淺析
王東穎
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56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信息化傳播的多元化特征越來越突出。電子通信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憑借其方便與快捷的特征在各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在電子通信創造收益的同時,本身也存在諸多缺陷,如常見干擾因素。究其原因,我國電子通信發展時間并不長,仍處于發展初期。基于此,將電子通信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闡述了常見的干擾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控制策略。
電子通信;干擾因素;控制策略;淺析
電子通信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其中,無線局域網是電子通信方式中最常見的一種,集中表現在藍牙與Wi-Fi兩種不同的模式。但在日常生活中無線局域網的傳輸質量容易受干擾因素影響,給人們帶來不便。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電子通信常見的干擾因素與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基于信息化時代,信息交流速度對社會進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謂的電子通信,具體指的就是有效結合電子科學和信息技術的一種新型技術,其現代化特征十分明顯[1]。企業在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引入電子通信,可以不斷加快發展速度,促進各部門的交流合作。電子通信對于個人而言,其發展可以縮短人與人的距離,增進人與人的溝通。
如果出現了網絡故障,就需要排除硬件故障。硬件裝置故障與網絡連接介質故障較為常見。如果接入點與無線客戶端數量較少,問題就較容易排除;如果網絡環境相對復雜,排障難度就加大了。通常,大多數大型無線網絡環境下的故障就是大部分用戶可正常接入,少部分用戶無法實現網絡連接。究其原因,應是受某接入點問題的影響[2]。因此,需要強化管理和控制力度,及時診斷客戶端物理位置,準確找到故障原因。但如果所有用戶都無法連接網絡,那么具體的原因將多樣化。如果應用接入點的數量有且只有一個,就需要全面檢查接入點相關配置與硬件。在此基礎上,如果無線電的干擾強烈,或者是有線網絡與無線接入點存在故障,就同樣會引起這種問題。所以,為不斷強化管理與控制無線局域網的效果,應準確檢查網絡無法連接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電腦的無線接入點是否有效。其中,檢測的方法相對簡單,只要借助一臺電腦,利用相關命令模式,就可以知道無線接入點的具體IP地址。
借助電腦利用相關命令模式ping獲取無線接入點具體的IP地址,若命令有所響應,就說明無線接入點連接是有效的;若命令沒有響應,就說明無線接入點存在問題[3]。
針對這一故障,需要重新啟動并在等待5分鐘后,重新執行上述操作。若始終沒有響應,可斷定無線連接點存在故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將故障的無線接入點連接于正常的網絡以及有線網絡中,再次檢查其TCP/IP配置;如果沒有成功,就可以斷定無線連接點被損壞,需及時更換。
在無線局域網干擾因素中,通信網絡配置干擾會對無線局域網帶來直接影響。如果無線局域網出現故障,可利用ping命令進行排查并加以利用,與相對應無線接入點相互連接。若無線模式無法實現,則說明無線接入點有故障,并非是硬件故障所致[4]。針對這一問題,在簡單調試后若仍無法解決故障,則需全面檢測接入點信號強度。
在運用WEP協議的過程中,一旦WEP的匹配效果不理想,就將引起嚴重的安全問題。如果WEP配置出現故障,就很難在無線網絡中獲得有效的IP地址[5]。無線客戶端即使是對靜態IP地址加以使用,也無法保證ping到無線連接點IP地址。如果出現了這種問題,一般的原因就是沒有連接網絡。除此之外,如果節點難以訪問無線網絡,很可能是DHCP在配置方面存在問題。由此可見,DHCP服務器會對無線網絡連接產生影響。總體而言,DHCP服務器的功能就是安排無線客戶端的具體地址,且DHCP的接入點僅支持自身分配IP地址。這樣一來,如果無線客戶是靜態IP地址,就無法與此接入點進行有效地連接。
在既有網絡中具有標準DHOP服務器,若能夠有效分配IP地址,就很容易因其混亂的問題,使得裝置無法根據DHCP服務器獲得相應的IP地址。如果兩無線接入點都采用的是默認工作模式,那么受工作形式相同的影響,無線客戶端就很難準確地區分IP地址,也很容易存在IP地址出現沖突的情況。在解決這種問題的過程中,要在各接入點中創建各IP地址相對應的分配范圍,進而規避地址重疊現象的出現。
2.3.1 同步干擾
在應用無線局域網過程中,很容易受周邊環境影響。當無線局域網應用處于正常狀態的時候,窄帶信號就會受不同輸出功率與頻譜頻率寬度要素的影響,借助間歇模式對發射信號的質量造成危害。要想保證信號發射質量滿足標準要求,需要減少窄帶信號產生的干擾。其中,對原始干擾源進行精準定位,并清除全部干擾源,對無線局域網設備信號加以配置,全面清理局域網內部的窄帶干擾。在此基礎上,所謂的全波段干擾,指的就是在不同狀態之下,干擾要素會將應用頻率的范圍全部覆蓋[6]。在清除這一干擾要素的過程中,必須適當調整發射頻率,也可以借助擴頻技術亦或是將干擾裝置移除的方式加以處理。這樣一來,才能夠強化無線局域網本身的延遲功能與吞吐率。
2.3.2 藍牙無線干擾
如果兩種不同的無線模塊需同時處于相同地點或系統,且藍牙無線與無線局域網同時出現,此時就會產生信號干擾,嚴重的還會出現連接丟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合理運用調頻、擴頻等方法。如果藍牙無線與2.4?GHz的無線局域網處于同一ISM頻段中,那么必然會帶來互相干擾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對藍牙傳輸干擾進行管理和控制,需綜合考慮實際情況,保證信號選取的合理性;也可以改變無線局域網中各分組長度,盡量規避數據包傳輸中的干擾效果,在應對干擾的情況下不斷增加吞吐量。
綜上所述,伴隨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電子通信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上文中,在研究并分析常用無線局域網電子通信的基礎上,對無線局域網常見干擾因素進行了系統化地探討。正是因為通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應對局域網展開合理地運用,在施工建設過程中能夠嚴格把握質量,事先制定相應的計劃,在實際使用的時候要不斷提升局域網自身的安全性;應對不良的攻擊,盡量規避不必要損失的發生。通過以上對電子通信常見干擾因素的闡述,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享受電子通信提供的服務。
[1]陳達波.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討[J]. 電腦迷,2017(10):86-87.
[2]廖小波. 現代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 科學與信息化,2017(30):111-112.
[3]李寅峰.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技術分析[J]. 魅力中國,2016(46):200.
[4]朱長彪,徐敬,李遙.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J]. 信息記錄材料,2017(10):68-69.
[5]唐文翰.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J]. 通訊世界,2017(13):288-289.
[6]宣文靜. 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討[J]. 中國新通信,2017(15):21.
Analysis of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ang Dongying
Guangzhou GRE Metrology and Test Co., Lt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56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period, the spee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quickening obviously, and the plur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modern societ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by virtue of its convenient and quick characteristics.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such as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By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 our countr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time is not long, and is still b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ke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s the key research object, expounds the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ntrol strategie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factors; control strategy; analysis
TN97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