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田 魏曉妍
摘要:人口年齡結構轉變對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必要的影響。遼寧老工業基地目前就面臨人口流失加劇、人口老齡化嚴重等眾多相關問題。本文研究認為,協調人口結構轉變以促進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年齡結構;經濟影響;制度創新
一、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諸多因素影響著人口構成,例如年齡因素、性別因素等。關于年齡因素要求有一個很好的增長率,就是出生人口的低增長,其次就是要求老年人口擁有較長的壽命,這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年齡結構,如果不符合低增長和高長壽,就會使年齡結構發展畸形。關于性別因素就是要求男女比例協調發展,最好基本持平。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結構的主要變動就青少年人口的流失和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化的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對遼寧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人口老齡化之所以對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源于經濟發展與人口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因人兼有生產者和消費者雙重屬性,所以人口老齡化必然會對產出,勞動供給,以及社會保障支出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促進遼寧省人口結構與經濟增長發展的策略
1.人口老齡化變化對經濟增長的策略
(1)加速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
經濟發展水平是一個地區或國家是否富強的主要標志,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才能更好的應對老齡化帶來的種種問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都不處于發達國家的程度。要快速發展經濟就要從經濟一體化入手,遼寧省有很多縣級市和各種鄉鎮,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如城市一半,所以要積極的利用城市帶動鄉鎮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把原來的城鄉“二元結構”轉化為“一元結構”,深入貫徹城鄉一體化發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的縮小差距。從而可以建業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到達小康社會中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提高收入中達到讓人們學會養老,享受養老。
(2)完善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障體系
建立社會和養老保障體系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基本方法,只有把保障工作做好,才能真正的達到深度養老。同時完善養老保險的制度,讓人們充分信賴養老保險帶來的收益,達到穩定的養老收益,從而讓人們對生活充滿希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經濟。對于養老保險的資金缺乏的問題,應建立“全民參保”的社會保障機制。這樣可以有利于財富的均勻分配,使每個人的養老都有保障。在養老保障體系中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貧困人口的經濟水平,努力做到財政一體化,使農村人口完全融入社會保障體系之中,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帶動經濟發展。
(3)鼓勵家庭養老
我國是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國家,按人文方面來說我國要多鼓勵家庭養老來適應我國的國情。一是開設社區志愿者俱樂部,志愿者作為家庭成員為居家老人進行陪護,可以適當給與一定的費用,這樣既可以盡可能的解決養老問題,又可以促進就業,拉動經濟上升。二是開創養老社區,增加老年社區的文化活動,多鼓勵投資者向老年社區項目上投資,國家可以適當給予一些補助。對于養老院的建設,也要做到具體有序,不要盲目去建造服務質量差的養老院,要從服務行業入手,優化升級配置,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從而擴大了內需,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4)加大軟環境資金的投入
遼寧老工業基地經濟中青少年人口的流失是其中因素之一,但就實際社會狀況可以先從剩余人口占比值最重的老年人口著手,要多增加對于老年需求行業的投入。這也有助于實現老年健康化這一偉大目標。對于城市和農村的醫療、衛生的投資費用要有所增加,積極完善各種縣鎮鄉的自我救助工作。同時在文化生活方面,可以多開設一些老年大學項目,這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心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好處,進一步的增強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2.人口學歷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策略
隨著遼寧教育的全面普及,知識在廣大人民之中普及。但是隨著經濟不斷的加速發展,遼寧省內人口整體文化素質還是不高,想要達到發達省份那種高速的經濟增長,還要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所以在人口文化素質方面需要改進。
(1)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當今社會發展中人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帶動經濟快速增長。遼寧要重點關注人才方面,結合全省的發展情況,擴大高等教育輻射面積,增強人才的培養。同時,也要增加高素質的就業崗位,保證既能做到“引進來”又能做到“走出去”。也要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使學習者有一個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環境。這樣可以增強勞動者的工作技能完善性,又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遼寧經濟飛速增長。
(2)完善公共事業的發展
公共事業的完善和人口的素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口素質的提高,使人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儲備,但遼寧人口的知識水平發展不全面,城市鄉村發展不均衡。所以政府要大力開展公共事業來增加社會各界的知識面,擴大整體的知識水平。例如開展科技公益講座,農村農業講座,科技下鄉講座,使人們樂在學習之中。這樣能更好的激發人們的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并能更好的運用到生產工作之中,在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同時,帶動經濟的增長。
3.產業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策略
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產業結構的的轉變主要是由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化,但這種轉化的產業附加值不高,導致高素質人才的流失反而更加加劇。
(1)產業結構轉移與升級
高速發展的第三產業下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與遼寧自身的情況不匹配,金融科技創新始終沒能跟住國家發展的前沿,更沒能走出自己特色之路。因此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應該針對人口年齡結構轉變帶來的的需求來引導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不同層次的產品和服務來供應市場。
(2)教育產業結構的轉變
教育產業結構的轉變一定要順應政策方向和就業需要,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一定要與遼寧老工業基地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在引導教育資金投入的同時,也要注重教育結構的走向,結合教育資源分布,做出合理的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吳俊杰 ,張國防 .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研究 [J].商業經濟 ,2018(04):4-7+12.
[2]丁曉云 .新常態下我國人口結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J].農家參謀 ,2018(07):287+265.
[3]任慧玲 .老齡化背景下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J].價格理論與實踐 ,2017(1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