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云
摘要:當前,我國高中助學體系已經基本建立。當前的資助育人工作對于寒門學子,是雪中送炭。在實施過程中,資助者與受助者之間,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勤作工作。一、用心傾聽,真誠交流——編織愛心之羽,傳播政策,守護貧困心靈,二、情入理中,消除自卑——編織自信之羽,心理脫貧與經濟脫貧并重,三、獎優促先,杜絕依賴——編織自立之羽,自強不息與感恩誠信同行
關鍵詞:資助育人;愛心;自信;自立;心理脫貧;自強自立;勵志感恩
當前,我國高中助學體系已經基本建立。當前的資助育人工作對于寒門學子,是雪中送炭。在實施過程中,資助者工作力度大,工作難度也大,受助者經濟脫困,但心靈卻需要進一步的關注。為使資助政策良性完善,使國家的人才更具獨立性和創造性,筆者認為,資助者與受助者之間,需要從以下幾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勤、做精。
一、做細:用心傾聽,真誠交流
基層資助工作者,不僅是資助工作實施者、資助政策的傳播者,更是貧困學生心靈的保護者,“獎優”的激勵者。這就需要資助工作者用心來做這份工作,深入領會國家的資助政策,全面落實資助政策。
從貧困生群體的構成看,貧困學生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交通不便土地無出產的農村學生,二是城市中因父母下崗、家庭成員生病或其他的家庭變故等造成的家庭困難學生。據有關資料初步統計,在貧困生中農村學生占 2 /3以上。貧困學生群體如此龐大,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個問題不僅嚴重影響著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目前,國家逐漸完善的助學體系,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對高中乃至高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利于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不同階段的學業。
現今助學體系是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包括助學金、獎學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在內的助學體系,甚至在各高校,還設立有各種勤工助學崗位,供勇于面對貧困、自強自立的同學減輕生活費負擔.同時,社會救助風氣也在國家助學的帶動之下,猶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各界愛心人士資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越來越多。
用心傾聽,真誠交流。編織愛心之羽,傳播資助政策,真誠守護貧困心靈。只要有心,鋪開了片片愛心之羽,編織資助的真誠,我們就能讓更多寒門學子借這對翅膀飛向屬于自己的藍天。
二、做勤:情入理中,消除自卑
當貧困群體黯然行走于求學路,我們感到的是肩頭責任的沉重與心靈的震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現行的幫困機制在經濟方面已經使貧困生受益較大,但是在精神方面還需要有力的措施。因為現有的幫困助學措施大部分是從解決學生經濟困難的角度來考慮,如國家助學貸款、困難補助、學雜費減免等,而缺乏對貧困生在思想、人格、心理等方面的關注、教育和幫助。與種類繁多的物質幫困措施相比,在精神幫困方面需要更加切實有力的措施幫助受助貧困生擺脫精神上的貧困。
對于資助者來說,減輕受助生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和負擔,在一定程度上遠比擺脫經濟上的貧困要來得困難、來得復雜。做好貧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也就給資助工作提出了幫困環節的新課題。
首先,要在心理上關心他們。由于多數貧困生存在自卑心理,內心比較封閉,需要老師多主動了解、關心他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心理上的困惑,使受助學生感受真誠的資助環境,消除自卑,建立起自信陽光的心態。其次,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貧困生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給其不良情緒尋找到合法、合理、合適的宣泄和釋放渠道。最后,要幫助貧困生立足考驗,放眼未來。樹立遠大理想,強化貧困生的化挫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教育。
陽光總在風雨后,上帝能決定我的出身,但不能決定我的未來。只有心理教育與經濟幫困相結合,才能使貧困生真正“脫貧致富”。我們的貧困學子在艱難求學路上需要一份韌者的執著,陽光前行。同時也激勵資助工作者情入理中,讓受助者消除自卑,編織自信之羽,飛入天宇,輕松逐夢。
三、做精:獎優促先,杜絕依賴
貧困學生作為學校的弱勢群體,內心是非常渴望溫暖的。但若是呵護過度,引導欠當,把握不好分寸,有的學生會走入伸手要資助,強勢搶資助的誤區,覺得自己不用努力也可以拿到資助,這又背離了資助的初衷。資助意義的更高層面,是培養自強不息與感恩誠信同行的人才,讓國家的未來更有底氣。
為此,針對學生群體,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獎勵優秀,促發先進,讓自強自立與誠信感恩同步而行,更生和諧。一是可以舉辦“自強不息、卓越人生”的勵志報告會,用身邊奮發圖強的優秀學子的感人事跡激勵他們,幫他們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二是可以在班內、校內、街道內設置以勤代補的不同崗位,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有意識地鍛煉他們參與社會工作,增加人際交往,結識朋友,提高綜合能力。三是開展義務支教、關愛孤寡老人、回報社會的活動,帶領受助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們。
誠信與感恩教育,只有結合了自強不息,才有一種質的飛躍。獎優促先,杜絕依賴。編織自立之羽,讓我們的受助群體帶著自豪與獨立的傲氣翱翔天宇,這才是最美的風景。
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學生等多個角色的積極參與、共同的努力才能很好的完成。以人為本,守護心靈,關注弱者,提升人格,資助與育人同步而行。用愛心、自信、自立編織資助工作的五彩羽翼,化作翅膀,贈與寒門學子,助夢飛翔。生命便如春陽,溫暖如初。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 (財教[2010]356號)
[2]《幫困工作與育人工作的有機結合》(姚君君《世紀橋》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