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揚
(南寧職院技術學院 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國內傳統農產品從產出到消費的流通銷售過程,通常有兩種方式:(1)農民自產自銷。這種方式需要農戶通過自己的人力、物力把農產品銷往周邊地區,適合于應季蔬菜、家禽、蛋奶、水果等對保鮮要求高、不便于儲存的產品,能減少中間環節,農民獲得較大收益。(2)要經過農村經紀人(或合作社、專業銷售公司等)、多級批發商、零售終端等中間環,這種方式存在信息不對稱、流通成本過高等嚴重問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動了農村電商的興起,這也改進了傳統農產品流通的弊端。同時,各類電商企業紛紛將業務和服務下沉,加入農村電商的行列,探索農產品電商營銷的各種模式[1-2]。
廣西農村電商起步晚、起點低,但近年來在廣西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西農村電商發展形勢喜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區共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36個,獲得7.2億元中央資金支持。通過示范項目實施,建設縣域電商產業園和物流中心,構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體系以及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借助國家政策、農村電商、物流等因素的推動,廣西整個生鮮水果業將面臨全面轉型升級良機[3]。
廣西地處亞熱帶,擁有豐富的水果資源,生態環境好,種植規模也很大。香蕉、芒果、荔枝、龍眼等水果具有傳統優勢,柑橘、百香果、火龍果等新品類也持續發展,2015年,廣西百色芒果產量超過海南成為最大的芒果產地。由此可見,廣西鮮果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同時隨著農村電商的興起,“互聯網+”售果模式也日趨火爆。據數據統計,2017年僅6月1日~7月24日共54天時間內,全區芒果寄遞量達到1 008.3萬件;而幾乎全年都有的百香果,2017年截至11月份,其快遞寄遞量達到2 000萬件新高峰[4]。
即商家對消費者的模式。它是電商企業、農村經紀人、電商創業者等向農戶或一級批發市場采購農產品后,通過天貓、京東、淘寶等平臺直接賣給消費者的一種模式。
即種植戶直接通過網上平臺將農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其渠道基本上以微商和淘寶為主。沒有電商基礎的種植戶會通過朋友圈、社群等方式嘗試微商銷售,有電商基礎的種植戶會開淘寶店,嘗試著拓展網上零售渠道。
即商家對商家的模式。這種模式是商家采購農產品后,再分發配送給下一級做農產品銷售的商家的行為。常見的如1688、垂直B2B平臺等,以及“分銷”或者叫“一件代發”模式,例如天貓供銷平臺、1688一件代發、利用微信自己建立的“微商代理體系”等。
也叫社區生鮮O2O,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即消費者線上買單,線下自提。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微商,大量的創業者借助微信、社群、公眾號等渠道做起了社區生鮮配送[5]。
從數據上看,廣西生鮮水果電子商務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整體上來看,廣西鮮果電商的健康生態系統尚未形成,涉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諸多深層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與其他農產品一樣,百色芒果的標準化程度還很低。目前仍然以一家一戶的傳統小生產為主,既受土壤、日曬、雨水、蟲害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受農民種植技術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每批芒果的外觀、品相、口感、甜度都可能不同。加上部分果園果農品牌意識差,過度追求短期經濟效益,過量使用農藥和植物生長激素,或者為了提前上市采取提前采摘的行為,使得芒果的品質難以得到保證,也影響了百色芒果品牌的打造。
物流等成本高,一直是農產品電商無法解決的痛點問題,可以占到銷售額的40%甚至50%。以果園直銷芒果為例,2018年7月上市的百色桂七芒,一件5 kg裝(含凈果4.5 kg)的果零售價僅為45元,其中包含人工計件包裝費用2元,網套、紙板等內包裝和外包裝成本6元,快遞費10元。物流等成本占到40%。如果發貨到寧夏、甘肅、東北三省等偏遠地區,物流等成本則高達50%。如果按10%算上場地、收果的人工、運輸、售后等成本,銷售一件9斤的芒果,農民只得到22.5元的收入,相當于1斤芒果售價僅為2.5元,果農直呼連肥料錢都收不回。這種算法還是基于C2C零售,如果是批發給下級分銷,售價還更低,物流等成本的比例還更高[6]。
消費者對生鮮水果的要求也有高有低,對口感、品相等方面需求也因人而異。由于標準化程度低,運輸過程又容易損壞,物流配送過程又不可控,所以生鮮水果電商的售后服務率居高不下。而生鮮水果無法像服裝等類目的產品跨越承諾7天無理由退換貨,一旦出現售后糾紛,基本上都是商家賠錢了事。
當前各個領域的電商競爭都日趨激烈,芒果電商也不例外。部分商家為爭取客源,故意壓低價格,挑起價格戰,最終只能在包裝、產品和售后上動歪腦筋,降低成本,比如使用劣質包裝,銷售次品果,甚至以次充好,不負責售后服務等,使消費者對百色芒果產生不好的印象,對百色芒果品牌打造也產生負面影響。
對大部分芒果電商而言,靠單打獨斗已經很難生存下去,需要各方聯手進行資源整合,其中包括個體農戶、大型農場、電商、物流企業等。大家抱團取暖,優化產品流通渠道,使用統一的包裝和品牌形象。這樣做既能減少中間環節,又能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增加收入,又能通過訂單聚合,提高議價能力,有效降低物流、包裝、人工等成本。
百色芒果獲得國家相關部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7年被列入中歐互認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名錄,是首批進入歐盟國家對等保護產品名錄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天然的原產地優勢。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原產地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除了需要從源頭對品質進行嚴控之外,商家還需要在銷售渠道上拓展思路,比如開發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上的鮮果類目商家客戶,主動對接專做原產地鮮果的垂直電商平臺客戶,通過1688微供采源寶對接廣大的微商客戶等,通過提供“一件代發”,形成B2B2C和C2B2C電子商務拓展模式。
傳統電商模式下,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通過社交電商進行裂變式傳播成為商家低成本獲客的新路徑。利用微信、微博、直播等社交平臺,通過開展網絡直播、眾籌、認養、社群、拼單、砍價等營銷活動,用內容吸引粉絲,用社交方式挖掘新用戶,并通過價值吸引用戶進行分享,最終形成裂變傳播,讓老用戶引來新用戶。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現代視頻及農產品溯源等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通過“可視農業”可將生鮮水果生長的全過程呈現在公眾面前,再延伸至傳統的商超、直銷體驗店等市場終端進行布局,發展新零售,減少中間渠道,降低產品單價,提高生鮮水果與用戶的互動,升級O2O模式的消費體驗,解決食品安全等疑難問題,讓消費者放心購買[7]。
隨著大量商家的涌入,鮮果電商已由藍海變成紅海。加上電商的經營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對應的規則和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許多生鮮水果新的營銷模式不斷地涌現和興起。未來勢必還會結合新的技術、新的市場需求衍生出更多的新玩法和新模式。但不管什么模式,都需要根據產品的特性和當地的條件去發掘探索,最終的目的都是為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銷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