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發
摘要:企業債券融資風險遍布企業內外各方面環節中,不僅受到企業管理水平,還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要充分分析風險環節與特點,做好企業內外部管控,優化企業管理水準,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讓企業債券融資更大程度地幫助企業發展。本文從企業債券融資的風險防范與控制角度出發,給有關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企業;債券融資;風險;防范;控制
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債權融資屬于相對新興的金融工具。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發展,讓債券融資成為我國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的有效方法,擴展了企業融資渠道,提升了企業融資水平,有效的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強的經濟支持。但是在債券融資為企業發展提供幫助的同時,也需要防控由此帶來的債券融資風險。
一、企業債券融資風險基本情況
債券融資所存在的功能,首先,企業獲得便捷的籌資渠道;其次,在收益的比例上相對較低,但是適合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需求;最后,可以讓投資組合品種水平得到優化,由此來減少投資所存在的風險問題。但是這些價值的背后也存在諸多的風險。與股權風險不同,債券融資對應的風險集中在擔保風險與財務風險。其中擔保風險主要指代由于諸多不確定因素引發的企業擔保業務上風險與損失;財務風險主要指代企業財務結構上缺乏科學合理性以及不恰當的融資導致企業沒有償債能力,進而引發投資預期收益出現減少的情況。
(一)企業債券融資存在發行風險
該風險主要指代企業由于無法依照預期方案做好債券出售,進而導致融資計劃失敗。部分企業在私募債券推出的初始階段被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快速的購買完畢,但是在之后的發行速度相對減緩,甚至部分發售會暫停,遇到更大的推出難度。其中部分是由于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弱,從而導致對外在經濟環境的敏感度高,容易因為外在環境的波動導致企業內部的運營異常。私募債券本身有較高的風險性,同時因為缺乏充分的流動性,由此導致很多機構投資者會對該情況保持觀望狀況,整體的參與意愿相對較弱,尤其是屬于中小企業的私募債方面,問題更為突出。該發行風險會導致發行人與承銷商雙方面的利益受損,同時也會導致私募債整體的發行期限相對延長,整體的運作成本提升。甚至對于部分私募債而言,無法正常發售,或者直接出現發行失敗的狀況。
(二)企業債券融資存在償債風險
該風險主要是在企業精細債務融資之后在到期后無法承諾兌現償還債權人本息所出現的風險問題。而企業自身的償債能力受到企業自身運營收益的極大影響。如果因為外在經濟環境的刺激波動,容易導致企業自身運營狀況不佳,從而導致償債風險出現。這種狀況一旦出現,債權人則可以要求企業進行破產清算。過去發債企業一般集中在國企中,通過有政府的擔保。近些年,因為較多國企出現償債能力缺乏導致的破產狀況,甚至需要地方政府擔保輔助來達到到期兌付。但是如果屬于民營中小企業,則基本無強有力的擔保方,進而出現償債風險時,直接接受破產結果。
(三)企業債券融資的流動風險
一般私募債多屬于非公開發行狀況,如果投資人符合交易所的私募債資格,就可以進行投資活動的參與。其對象主要集中在證券、銀行、信托、基金與保險有關方面。整體的交易活動的活躍度更多程度受到投資者分布、投資者交易醫院與宏觀經濟狀況而定,對于發行主體而言,無法有效地確保債券持有人可以在時間上靈活自主以及足額交易持有的債券,因此也會引發交易引發的風險。私募債具體的流動性情況與當下債券市場狀況有密切關系,如果債券市場本身在不斷完善與快速發展,則有關流動性風險則會更好地化解。
(四)企業債券融資的市場風險
對于企業債券融資而言,最為不可控的當屬于市場風險的沖擊。該風險主要指代未來市場價值的波動不穩定引發的風險,其中包括股票價格、匯率與商品價格等,這些不穩定狀況容易導致私募債出現價格與收益率方面的改變,進而引發投資者與企業各方面的損失。該風險對所有債券類型都會構成風險沖擊,而整體需要依賴國家宏觀經濟的周期性變化。
二、企業債券融資的風險防范與控制對策
(一)注重企業規范化管理
要防控企業債券融資風險,首先要對企業自身管理運作進行規范化管控。需要讓企業內部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劃分,保證工作開展的專業性,要對有關工作職責、權限范圍與審批流程做有效規范化管理。要開債券融資工作的專項崗位,實行責任制管理,提升崗位工作人員工作專業水準。在有關工作過程中需要明確權責劃分,避免工作的混淆與無序,做好各方面的制約與監督管理。避免一人管理多項不同專業的工作,要確保融資業務開展的專業化。在債券融資方面要完善授權批準制度內容,嚴格執行規范操作標準,要規范審批人有關權限與責任內容,明確經辦人有關職責,讓授權批準的程序、方式得到規范管理。要強化債券融資有關憑據與文件的監管,對有關工作責任人做崗位責任設定。
(二)完善融資方案、執行與償付流程
在企業債券融資工作上,需要將全流程工作規范化,有效地做好預見性問題的防控設定,提升工作推進的有序性。在融資方案方面,需要對照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內容,對融資規模、用途、結構等情況做明確的規劃設計。在融資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立足于企業經營范圍、投資效益與融資成本可接納的程度、償付水平等情況,保證因地制宜的展開。要做好私募債市場環境狀況的預估判斷,有效地降低發行風險。已經獲取的融資方案,需要依照程序與中介機構簽訂融資協議與合同內容。要尋找具有專業資質與信用度良好的證券承銷中介機構。在獲得私募債融資的資金后,需要做好有效準確的會計記錄。需要依照原有的融資方案做好資金使用,同時依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合理的做好資金用途的靈活調整,同時獲得有關審批手續,避免資金用途隨意的變更。要充分地考慮到自身企業資金結構與償債水平,由此保證現金流的合理狀況,及時的做好債券兌付,盡可能地減少償債風險。要做好風險防控機制,對融資所有流程環節中有關信息做及時的采集評估,及時發現問題,整理反饋,提出應對措施。要不斷地提升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由此來提升風險防控的能力。讓信息得到及時有效的傳遞,避免問題隱藏導致的嚴重化結果。要將有關工作責任分配到各有關崗位與部門中,發揮各部門與崗位在信息管理上的責任感,從而保證信息質量。
(三)注重企業內部監督控制
在企業內部,要充分發揮好內部審計員的價值,要引起領導層的足夠重視,保證審計員專業能力扎實,能夠有效地發揮內部監督管理的效果。動態的做好內部控制有關價值的實現,對內控有關結構與運作做動態性的檢查與評估,及時發現企業內部控制有關環節的疏漏與風險問題。盡可能地對企業內部存在的失控程度、性質、環節、影響性做有效地掌握。要對監督管理工作形成書面評估報告,做好私募債融資有關控制工作的評價。要對企業內部財務資料有關的完整、真實可靠與資金運用狀況做有效的審核了解,由此來減少企業運轉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問題。
(四)有效運用外部監督輔助
要充分完善企業債券融資的外部監督管理。國家層面需要不斷的依據實際情況做好法律法規的設計,完善法律監督作用。要針對證券法、物權法、公司法、破產法有關內容的完善與調整,促使有關管理部門依照法律法規有序的展開對企業的與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讓整個市場的監督管理水平不斷地提升,讓資本市場能夠在和諧健康的氛圍中持續向前。要注重私募債有關轄區的監管責任制設定,對有關工作進行責任劃分,明確權責義務,有效的提升管理成效。私募債在外部健全的法律制度環境下,可以有效地確保債權人的權益,同時也讓企業在規范的運營狀況下發展,降低發行方的有關風險。
(五)完善科學監管體系
要對債券發行有關工作做全面的監督管理,對發行程序的專業公正運作做監督,避免企業在融資方面虛構信息內容或者欺詐,注重有關產品的監督管理。如果有企業違規情況,需要發揮監管部門的處理權利,讓制度得到有效的執行,提升企業對有關法律法規內容的敬畏,保證法制化管理的有效性與自覺性,進而降低違規頻次與嚴重程度。監管部門需要對承銷機構做強化管理,同時在會計師事務所與律師事務所、評級公司方面做好管理規范,避免有關中介結構參與到虛假操作行為中,保證企業尊崇誠實守信原則參與到債券融資環節中。
結束語
企業債券融資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會越來越常見,但是出現的問題也更加多樣化。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還會出現更多的新問題。因此,要不斷地做好問題解決的端正態度,努力遏制不良風氣的形成,讓企業債券融資有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為各方面利益提供保障,避免金融市場惡性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齊瑞芬.關于企業債券融資的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J].經濟師,2016(03):61-62+63.
[2]趙珺.企業債券融資的風險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7(07):75-76.
[3]易文飛.關于企業債券融資的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2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