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文
摘要:1999年中國誕生了第一家C2C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的電子商務公司,經過近20年的發展,2018年雙十一全網銷售額已達3243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普及的商務模式。電子商務可以使交易雙方不見面就完成交易,非常便捷,但也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隱患。本文首先介紹了電子商務中信息流動與交換的不同環節,分析了信息泄漏可能會造成的危害,并介紹了目前電子商務中保護隱私信息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大家能意識到隱私安全保護的重要性并提高防范意識。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安全;保護措施
一、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流動
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使商品交易的雙方不用見面就可以完成財物交換,是一種非常便捷的交易方式,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電子商務具有四流,分別是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是反應客戶訪問、下單的情況,根據這些信息能夠分析出客戶的喜好及消費趨勢,從而由此增加企業銷售量。這四者的關系是先有交易信息,然后客戶付款,賣方物流發貨,財務再收款,然后銷售方對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賣家和買家在這一交易活動中行為,及時淘汰銷量不好、質量不好或服務不好的商家以及信譽不好的客戶。因此電子商務會涉及到大量信息的上傳與交換,并且由于公開的網絡環境,信息變的更加開放,個人信息的收集也變得輕松簡單,并且呈階梯型,對用戶的個人信息會有全面、具體的了解。
二、電子商務中保護網絡隱私安全的重要性
(1)對保護財產安全的重要性
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支付手段,這些都是電子商務支付手段,是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三方之間進行的資金轉移,是融合了購物、支付、安全認證系統、信用體系以及金融體系為一體的綜合大系統。而現在電子商務系統有安全認證機構混亂、支付保密性不強、支付托管機構信用和資金不強等缺陷。因此需要我們統一安全認證機構、提高辨識度;建立監管部門、定期檢查支付平臺;加強誠信體制的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2)對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人們在進行電子商務行為時往往要填寫大量個人信息,這些信息泄露的形式有網頁點擊病毒、鏈接病毒等。不法分子將這些病毒置于網頁或鏈接中,當事者點擊時就會不知覺地將病毒置于個人電腦或手機里,使得設備被他人控制,進入到個人郵箱或者其他軟件中,竊取家庭地址、個人電話、消費習慣等隱私信息,可能會對我們進行虛假宣傳、虛假詐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困擾。除了個人信息外,很多專業的黑客還會對一個企業或者國家進行攻擊,竊取國家商業技術機密或者國家安全信息。據統計報道2017 年全球有超過 10 萬個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暴露于互聯網上,同比增加 42.9%;已知的工業控制、智能設備、物聯網漏洞中,高危漏洞占 59%;惡意軟件、僵尸網絡、勒索病毒等會造成工廠大規模停產,給工業企業帶來極大地危害。由此可見,注意電子商務中信息安全的保護對個人的舒心生活以及國家的正常健康運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3)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的快遞單號上面都有我們的家庭住址以及聯系方式,在進行網上交易時往往不清楚對面的具體信息及信用情況,我們要防止對方見財生出歹念,或者因為差評等進行人身報復,要提高安全意識,杜絕危險的發生。
三、電子商務中保護網絡安全隱私的方式
(1)立法手段
面對電子商務中網絡隱私泄露的安全隱患,需要國家立法機關這只強有力的手進行干預。現在很多互聯網用戶都希望可以通過法律來對用戶信息進行保護,對一些不法分子的行為進行制約,面對這一民情,《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于2019年一月正式實施,這是一部全面、系統體現電子商務行業特點的綜合性法律,對保障互聯網用戶信息安全和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部法律一方面加大了對不法竊取隱私信息的不法分子的懲罰力度,增加警戒效果;另一方面從法律上保護信息安全,也可以鼓勵用戶提高自我信息安全防范意識,養成健康安全的網購和上網習慣。
(2)企業完善信息保護機制
目前電子商務企業已經意識到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一些互聯網巨頭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金研發新技術來保障信息安全,目前主要的技術有防病毒技術、入侵檢測技術、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而要從根本上確保電子商務業務的安全可靠,必須進一步加強針對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和風險評估研究的力度,才能建立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信息安全體制。大型企業掌握著大量社會資源和先進技術,有責任為用戶提供安全的信息保障,也是解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的主力軍。
(3)個人提高保護隱私信息意識
為提高互聯網用戶的安全隱私意識,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細致、易懂的安全防護課程。在課程中我們學到要定期清除上網痕跡,清理賬號密碼信息,一些重要的文件不要通過網絡傳輸,最好也不要存到網絡云盤中。當要輸入個人信息時,要確保上網環境安全,并且要求輸入信息的網站是可信任的網站。尤其是進行網購時最好使用淘寶、京東等大型公司的平臺,不要被小平臺的一些小型優惠活動誘導,到最后財物兩失。
四、結語
隨著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普及,我們的逐漸將越來越多的信息上傳到網絡上,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幸運的話可能只是被一些陌生電話騷擾,若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可能會對我們的個人財產和人身安全造成損害。面對這些安全隱患既要依靠國家機關和相關企業完善法律和技術,也要求我們能夠提高安全意識,這樣才能盡情享受電子商務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參考文獻:
[1]莊麗,李曉聰.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9,01:36-38.
[2]譚治云.電子商務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351.
[3]沈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