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斌
摘 要:紅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廟遺址出土陶熏爐器蓋受其自身質地、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缺失。作為遼寧省博物館新館“古代遼寧”基本陳列展品之一,展覽前陶熏爐器蓋需進行相應的修復保護工作,先后采用清洗、粘接、封護、補配、作色等方法對陶熏爐器蓋進行修復保護,使其呈現出應有的歷史、藝術價值。
關鍵詞:紅山文化;女神廟;陶熏爐器蓋;修復
1 引言
遼寧省博物館新館“古代遼寧”基本陳列由省內27家文博單位協辦,共上展展品2216件/組,其中外借展品1020件/組。紅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廟遺址出土的豆形器蓋被命名為“陶熏爐器蓋”(以下簡稱器蓋,圖1),也是這次基本陳列展品之一,之前一直保存在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器蓋目前還存有三塊碎片,破損較嚴重,依據碎片能拼出器蓋大概的整體形狀。該器物為細泥紅陶質,形制似一倒置的豆。上部為喇叭狀柄中空,高8.4厘米,直徑11.7厘米。下部為蓋體,外折肩又內收再外敞,形成蓋口。蓋高8.6厘米,口徑2.3厘米。蓋面飾壓印之字五周、鏤孔四組間附加小泥餅四個。柄、肩各飾一周附加錐刺紋。外壁磨光,厚薄均勻,造型玲瓏,制作精工[1]。
2 預估與方案
器蓋之前經多次簡單的拼接修復,但仍有許多缺失,不能滿足展覽需要。對器蓋現有殘片進行觀察、檢測與分析,掌握以前的修復處理、保存狀況等信息,對這次修復至關重要。此次除進行清洗、粘合、拼接之外,我們還對其缺失的部分進行了補配、作色,使其恢復為一個完整的陶器形制,滿足長期展陳所需,最大可能延長它的壽命,讓觀眾能夠直觀地了解歷史賦予它的真實面貌。
對器蓋進行修復前,要根據其材質特點﹑殘缺狀態,科學合理地制訂修復保護方案,然后依據方案進行保護修復工作。首先,對器蓋進行照相及保存現狀記錄;然后,開展清洗、預拼接、制作隔離層工作;最后,進行粘接、翻模補配、作色等。
2.1 清洗
器蓋的清潔工作是修復的第一步,只有把器蓋表面及斷截面的泥土和之前補配時殘留的膠粘劑去除掉,露出它本來面目,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2.2 預拼接
清洗過后,首先將所有碎片擺放在平面上,根據器物現有部分,用圓規畫出同等器物大小的圓,再從蓋體底部往上進行試拼,排出先后順序,先粘哪片,后粘哪片,做到胸有成竹(圖2)。
3 封護與粘接
3.1 封護
器蓋的封護應遵循文物修復的可逆性和最小干預原則。只對損壞的陶片茬口進行封護、加固,不對陶質表面進行封護處理,目的是為以后的研究、檢測保留原來的陶器表面,這種最小干預的修復也為觀眾還原了文物的真實色彩。在封護材料與粘接材料的使用上要充分考慮到材料的可逆性,將來如有調整或重修,便可輕易去除這些附加物質。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使用10%的Paraloid-B72丙酮溶液抹于陶片的斷裂面,然后將其晾干,再在斷裂面涂抹膠粘劑。目的是降低環氧樹脂的粘接強度,同時在今后需要打開時,可以用丙酮溶解隔離層。
3.2 粘接
器蓋修復中所選擇的粘接劑為QF-888全透明超強膠,其環氧樹脂和固化劑都經脫色處理,透明無色,無毒、無味,并且具有耐水、耐酸堿、耐老化等特點。
粘接工作主要為局部粘接(圖3)和拼接(圖4)兩部分。粘接時應注意四點:一是粘接時一定要保證粘接面清潔,以免粘接不牢固,還需進行二次粘接;二是膠粘劑應涂抹在斷面的中間,這樣擠壓膠粘劑剛好全面覆蓋斷裂面;三是斷裂面對接無誤后及時用棉簽擦掉擠出的多余膠粘劑;四是用膠帶紙或熱熔膠及竹簽固定,以防粘接部位錯位或脫膠。
4 補配與作色
4.1 補配
器蓋的補配遵循“保持歷史真實性和藝術美感相結合的原則”,針對器蓋的補配,根據其材質特性,補配材料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與原材料的兼容關系,特別是硬度方面,材料太軟則強度不夠,過硬則容易損壞原陶質。齒科醫用石膏的物理性能與陶蓋很相近,特別是在利用混合比例來控制硬度方面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修復選用齒科醫用石膏做補全材料,齒科醫用石膏由天然石膏低溫煅燒脫水制成粉末狀熟石膏(多種顏色可選),在生產過程中加入惰性材料丙烯酸樹脂。石膏粉調水后具可塑性,且固化后具有收縮率小、不易膨脹、強度大、不易吸水等特點。
操作如下:
①上部及蓋體部位:尋找與缺損部位相仿、相對稱的位置作為模胎,用硅膠進行翻模。將翻制好的模片對稱放置在需要修補的部位,用齒科醫用石膏填充修整。
②蓋面部位:將雕塑泥填在蓋面缺失處,用竹簽和手術刀修整成現有器物形制(圖5),然后用硅膠翻模(圖6)。硅膠固化后,剔除雕塑泥,最后將石膏調制成漿狀,填充在缺損的部位,厚度要與該器物的器壁相似。當石膏開始固化時,用濕潤的棉簽清洗表面,然后用扁鏟和手術刀修飾,使不全的部位與器物的形態相符(圖7)。
4.2 作色
器蓋修復后為達到更好的觀賞效果還需要作色(圖8)。對器蓋進行作色時,應遵循可辨識性原則,即作色的顏色應與文物自身的顏色有一定的區分度,但還不影響器物的整體效果。這樣后人修復時能熟知前人修復的痕跡,這與傳統的“修舊如舊”原則有所不同。
作色方法是使用毛刷在顏料盤調制顏色,顏色盡量向器物顏色靠攏,但是應與器物顏色有一定的區分度。調制好顏色后用毛刷輕輕地在陶器上涂抹,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始時,顏色應調制得稍淺一些,為繼續上色留出可掌握的空間(圖9)。
5 總結
紅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廟遺址出土陶熏爐器蓋的修復保護工作嚴格按照——原真性、可逆性、可辨識性、最小干預性和與材料兼容性的原則進行。通過修復保護,陶熏爐器蓋恢復為一個陶器的完整形制,最大限度地延長了壽命,更好地展現了其應有的歷史、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方殿春,魏凡.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與積石冢群發掘簡報[J].文物,1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