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鋒
摘要:伴隨著現今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作為老師,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優化課堂教學,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本文簡要分析了基于新課程背景下,有效教學的理解,并論述了提高初中化學有效性的措施,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
對于化學來講,其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中考的考試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初中化學的思想、教學形式等變化較大,作為教職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對以往的教學形式進行探究與改進,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下簡要針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新課程背景下對有效教學的理解
有效教學指的是教職人員依據教學活動客觀存在的規律,盡可能花費較短的時間、較少的物力、精力等,獲取更高的效果。一般來講,教學有效性通常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其一,效果。指的是對預期規劃的教學目標同真實教學成果的吻合度進行評估;其二,效率。指的是在教學期間形成的精神性活動;其三,效益。指的是教學行為實現的價值、收益。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熟悉教材了解學情
初中化學老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質量守恒”相關知識點以前,就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不斷探究編者的意圖,掌握教材的設計整體思路及內容。同時以此為基礎,查找相關書籍、資料,參考他人的教學經驗,不斷進行反思,確定教學的目標與難點、重點內容。
教學有效性的核心為教學的效益。對于教學效益來講,其并不在于教職人員教授了多少知識點,而在于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的知識情況。所以,初中化學老師應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學生們的化學水平,從而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規劃。例如:教師在講解“化學與能源”相關知識點時,一些學生已經了解了化學反應需要消耗反應物,生成新物質的相關知識點,如果仍然按照課本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則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就需要相應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從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二)尊重學生掌握個性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則就可以更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所以,作為初中化學老師,在講解知識點期間,應面帶笑容,讓學生從內心接受自己,更愿意聽老師的課程,從而對知識點產生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在講解化學實驗課程時,如果一些學生沒有遵照實驗標準進行操作,造成實驗失敗,這時,教師不應嚴厲苛責學生,而僅是輕聲批評,并指導學生重新進行實驗,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步驟,理解實驗內容。另外,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們的個性,讓學生處于相對自由的環境中發展。對于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認知觀與價值觀,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教師應細致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并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發展夯實基礎。例如: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采用的溝通話語也不一致。當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時,面對性格較為開朗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走到學生座位前,對學生幽默的說:到站該下車了。這樣一來,周圍學生們的笑聲就能夠將瞌睡趕走,教學可以繼續。而假如學生的性格較為內向,自尊心較強,則教師可以關切的走到學生身邊詢問:身體是否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就趴一下。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不會在課堂睡覺。
(三)創設情景優化課堂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認為:所有高效的工作需要基于興趣的前提下。初中化學老師應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溶解現象”知識點時,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為學生創建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再例如:教師在講解“水的凈化”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水的圖片,放映一些視頻,讓學生對知識點有大致的了解,之后講解理論內容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實驗探究激發創新
在進行初中化學課程教學期間,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探究途徑之一,有助于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化學知識點,拓展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方法”課程時,就可以先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針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探究,然后通過實驗總結二氧化碳的原理。表1為實驗探究的報告。
標號實驗藥品實驗現象實驗分析
1稀鹽酸、大理石出現大量氣泡反映速率一般,容易控制
2稀硫酸、大理石氣泡出現一段時間后減少生成微容物,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礙化學反映
3稀鹽酸、碳酸鈉快速出現大量氣泡反映速率過快,很難控制
通過此種方法,有助于更好的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期間,教師應從旁發揮引導、啟發、幫助的作用。當學生們出現一些特殊的觀點時,教師應認真聆聽,并鼓勵學生們的探究精神,之后同學生一起針對其觀點進行探討,獲取正確結論,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夯實基礎。
總結:
總而言之,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應不斷進行優化,化學老師應熟悉教材、了解學情,尊重學生、掌握個性,創設情景、優化課堂,實驗探究、激發創新,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們以后的學習及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進行探討是值得相關教職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吳翠萍.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09).
[2]張麗華.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07).
[3]陳加柱.中學化學教學中多媒體與布點法整合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
[4]李頡頏.注意細節,從點滴做起,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之點滴[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