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鵬 徐旸
中圖分類號:F325.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9-253-01
摘要 對于國外來說,建筑工程都會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近些年來,我國不斷的深化改革,在進行工程項目管理的時候,也逐漸開始采用總承包模式。在下文中,筆者對總承包模式進行了簡要的概括,對項目管理體系做出了綜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起到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 管理模式 總承包項目 工程
我國有許多支柱產業,其中一個非常具有經濟性的產業就是建筑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建筑承包模式,就無法改善一些人力物力浪費的弊端。傳統的承包模式已不適合時代發展,所以必須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方法。工程總承包模式,在其他國家應用的非常廣泛,它的簡稱是EPC,在這個模式之下,社會資源的調動可以被盡可能的優化,而且整個施工過程渾然一體。
一、工程總承包的概念
工程總承包,就是一個完整的建筑工程項目,只有一個承包商,這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以及對材料的選擇和后期的管理,都由這個承包商負責,而且是承擔全部的責任。但是不同的國家對工程總承包的定義是不同的。對于我國來說,我國在很多年前就定義了工程總承包的概念。業主將工程委托給總承包公司,施工的全過程都要進行合同約定,將整個項目分解成幾個分項目,分別地進行規劃和設計。工程總承包的施工模式并不固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模式來施工。
二、項目管理的概觀
項目是在一定的實際情況之下,結合各種因素,優化市場資源,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項目實施的時候,保持與客戶良好的溝通,不能夠為了工程的成本而忽視了客戶的需求,否則會影響往后雙方的業務。
三、工程總承包中的項目管理
(一)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的特點
在工程項目立項之后,業主會面向社會來招標,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在立項之前,工程承包商已經參與進來,為業主做出了設計,研究建筑工程的可行性。這樣做也有優點,可以盡早地了解業主需求,提供了中標的可能性,減少了過程中的風險。
對于大型的承包商來說,必須事先對業主的需求有一個了解,然后可以在過程中進行優化,對總體工程進行宏觀控制,在設計時提高創造性,但同時要承擔很大風險。
總承包商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從項目立項開始,到工程的全方面結束,總承包商都會履行自己的責任,認真的處理各個問題,對這個工程進行協調。
(二)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管理體系
1.工程總承包項目組織使命。不管是項目管理者,還是這個工程的各個參加者,都擁有一個組織使命,這是他們奔向總目標的基礎??偝邪痰母究蛻艟褪菢I主們,所以一定要以業主的目標為目標,為業主更好的服務。這個工程建設的終極目的就是建造出符合社會預期的產品,滿足業主的需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消耗許許多多的資源,所以工程必須要負起責任,重視對環境的影響。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的話,要建設一個使用期限較長的建筑。
2.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目標體系。
(1)質量目標。總承包項目它的項目目標更加遠大,它要對工程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環境持續發展做出規定。要追求工程質量,不僅要保證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也要保障后期的服務質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運行,將整個工程一體化。
(2)時間和費用目標。對于總承包項目來說,要將降低工程費用定為目標,不僅要降低建造時的費用,也要降低后期的維護費用,降低總體的成本。要將減少時間消耗定為目標,控制建設的周期,縮短更新改造的周期,并且建設出最有價值的最終產品。
(3)保證各方滿意。總承包商要為業主進行目標規劃,然后進行設計和施工,在這期間,一定要保障各方面的協調關系。對于一個成功的項目來說,項目的相關者都應該對項目滿意。在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里,有各個企業的合作參與,所以這些合作伙伴們必須要經過協調一致的努力之后,才能夠保障項目產品的成功。
(4)保障工程項目與環境的協調。建筑工程項目在進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將與自然的關系協調起來,也要協調人與人的關系。在建設項目的時候,對于環境問題已經立項研究,在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在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內,都應該進行細致的考慮,探討對環境的影響,包括生命周期結束之后,要符合相關的規定要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發展中,工程總承包模式勢必會占領市場。所以要事先對總承包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完善它的管理方式,推動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解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奠定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