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也納
舞臺之前,精彩輝煌。光影背后 ,汗淚凝結。我們的歡樂與痛苦、我們的智慧與奮斗,都是我們的故事。
《夢想的聲音》第一季時,我寫過一篇《最好的劇情,都歷經反轉》,幸運,在朋友圈得到大家近萬次的轉發。也是從那時起,與這個節目開始了不解之緣。大數據和大道理,官方宣推、網絡大V們都發了許多,所以今天只聊兩個人,一個素人,一個藝人。

阿茹汗是本季前三期里非常奪目的一匹黑馬了。
但最初我們見到他時,可遠遠沒有這么奪目。
首先,選中他就很僥幸。他是為另一位種子選手錄demo視頻時,作為伴唱,被我們慧眼識珠的新人導演許諾相中的。
講真,作為說唱歌手,他真的很素,很嫩,很不swag。第一次站在4000平米的演播廳里,滿臉驚嘆號。一首歌唱完,大概只在方圓兩米內移動了幾步。
可是,他素得太真實,太可愛。
聊天時,他會突然從口袋里拿出一張機票,看一眼,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去,說:“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出遠門,所以一直帶著。”然后傻傻地笑,“你們知道嗎,我坐飛機的時候一直開著窗頁,旁邊人嫌太曬,我不管,因為太陽就在我前方。我一直想我會不會掉下去,太瘋狂了!為了坐飛機,我一定要再來一次!”
拜托,你是一個rapper,可以不要這么逗比嗎?
“工作坊”英文為“workshop”,最早源于德國包豪斯學院現代建筑設計奠基人之一格拉皮烏斯的“工廠學徒制”教育理念[6]。“工作坊”是一種開放的交流方式,其構成要素包括:主題內容;學習方法;活動序列和社會環境[7]。“工作坊”的運行包括四個環節:工作坊創設-分組實訓-成果交流-實訓評價[8],具體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集體分享、團體討論、頭腦風暴、教師點評等[6]。
初次見到制作人寶哥和音樂總監劉卓時,小伙子滿臉星星眼,激動得直跳腳。嘴里不停嘀咕,“他們是我心中的男神啊!終于見到了,見到了!”
拜托,你是一個rapper,可以不要這么花癡嗎?
事實上,就是這種突兀與反差萌,讓我們立刻記住了他。
這一季導演組在追夢歌手的選擇上,有自己固執的堅持和偏愛。我們永遠會在人物和唱功這兩個維度上,一起打分。甚至對于個性非常鮮明的歌者,我們愿意容忍他在唱功上的一些瑕疵,愿意幫他調整、為他調整。因為《夢想的聲音》首先是一個電視節目,不是青歌賽,不是藝考。
電視,鐘愛真性情。
真性情的阿茹汗,才會更明白老師跟他說,“你的歌詞不夠有力,要再改”,然后和導演一起熬了幾個大夜,一改就是十遍。
真性情的阿茹汗,才會更珍惜每一次在舞臺上的表演機會,即便《三對三》開頭唱漏拍,也立刻在幾秒鐘內重新振作,不顧一切地追了回來。

舞臺之前,精彩輝煌。光影背后 ,汗淚凝結。我們的歡樂與痛苦、我們的智慧與奮斗,都是我們的故事。
也正是這樣的阿茹汗,才會讓電視觀眾跟著他一起緊張,一起成長,最后跟著他一起狂歡、落淚,連導師都為他站到了椅子上。
說唱歌手也有一千個樣子,而他是最感性的那一只!
現在,他終于可以如愿以償地坐著飛機,回來參加演唱會了。
這不就是夢想與音樂最接近的距離嗎?

首先聲明,我不是混入導演組的粉絲,我真的不是。
林俊杰作為前兩季節目的常駐導師,團隊的認真和嚴格早有耳聞,這季兼任他的Follow PD,我會興奮嗎?不,一點也不!
“宣傳片的BGM如果用藝人現場彈的曲子,鋼琴必須調音,牌子不能露出。如果用藝人別的歌做背景,版權一定要在播出前清掉……”
“這是前兩季我們對接文案使用的文檔模板,請按這個格式發給我。”
“藝人洗手間門后有塊地毯松了,進出會滑,請換掉。”
“藝人對這首歌的舞美有些新的想法,麻煩現在馬上幫我找一下這些圖,和給到專人PS這些圖,上到機械臂以后再拍照來確認……”
我,唉。
我的人設從一個沁人心脾的小姐姐,變成焦慮、奔波和整天提心吊膽的人形機器。
但反過來想,正是因為從藝人到團隊都對節目無比投入和專業,才會事無巨細都力求完美。而作為專門對接他的PD,我沒有提前想到這些并做好準備,其實是我的失誤和不足。
應該感謝這樣一線的團隊,迫使著我迅速找到差距并且加快自己的步伐。
終于,在第三輪錄制時,我感覺到了一種溝通的默契和信任感,難以名狀,卻實實在在存在。
回來自己哭了一場,然后繼續做林俊杰的功課去。
再分享一些“小事”吧。
大家可能不知道,林俊杰登臺前也會緊張。尤其是在剛播出的第三期錄制時,《獨角戲》要做視覺系裝扮,灰白頭發,煙熏妝,黑指甲,而這樣夸張的裝扮更需要足夠強大的Vocal和音樂來支撐。視覺是形,音樂才是魂。
那天晚飯就沒怎么吃東西,上臺彩排前,已經在導師間對著鏡子練了半小時,抓著樂手核對每一個節奏點和動作,什么時候留白,什么時候起跳,什么時候和觀眾互動,都經過反反復復推敲和試驗。而上臺彩排時,發現體育館內的觀眾席位置偏高,他又要求在面對觀眾的通道上加一個1.5米高的臺子,這樣可以更直接地面對觀眾,傳達搖滾的力量。
正式表演之前,從走出導師間那一刻,他就開始深呼吸,調整狀態。而在升降梯前,他和團隊互相鼓勵的那一聲吶喊,比以往更加澎湃。
一個從未有過的林俊杰出現了,如巨浪、如炮火、如革命,轟然而至,絕殺。
表演無小事。
大家在電視機前看到的每一幀無可挑剔的畫面,或震撼,或沉醉,都是經歷過一百次一千次的不完美才成就的。
而林俊杰,作為華語樂壇公認的標桿和這個節目唯一不變的存在,三季了,依然掏心掏肺地突破自己,全情投入每一次表演。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以音樂為夢的人,什么才是最純粹、最虔誠的追夢者。
所以,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你必須在自己的領域里足夠專業和強大,才能贏得所有人的尊重。藝人如此,節目如此,我也如此。
愿我們都記得當初為什么出發。
也要記得每周五21:10收看《夢想的聲音》第三季,因為最好的劇情,已經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