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慕媛
摘 要:鐵路通信大數據的應用,實現了專業管理無紙化、設備檢修電子化,解決了作業關鍵環節卡控問題,節省人力、節約成本。通過實際運用,提出了大數據應用建設的3個關鍵環節:基礎數據采集錄入、數據審核治理、動態數據共享分析。鐵路通信大數據將依托既有數據資源優勢,統籌分析,應用大數據這一新理念、新技術,助力提升專業管理。
關鍵詞:大數據 應用 建設
中圖分類號:U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012-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人類社會邁入了ZB級數據量的“大數據”時代。大容量的數據及其蘊含的無限價值,不但會改變我們的思維,也實時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即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大數據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國家治理能力產生重要影響。“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應用大數據這一新理念、新技術,將有效提升通信專業管理工作,我們既是鐵路通信大數據的建設參與者也是大數據的使用受益者。
隨著維護生產和管理需求變化不斷完善,電務設備變化不斷擴展升級。大數據應用全面融入生產和管理環節,現場作業人員一部智能終端可便捷實現維護作業信息的錄入,各類設備設施各類動靜態數據能及時回傳,成為大數據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場維護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觸手可得想要的設備設施信息和統計資料。
1 通信大數據應用建設的幾個關鍵環節
1.1 基礎數據采集錄入
通信機房地理位置信息、人員基礎信息、通信設備、通信線路設備詳細信息,通信設備所提供的表明其性能、位置、狀態的痕跡數據。如通信網管、動環監控系統等,形成詳盡的基礎數據信息,供業務管理系統使用。
1.2 數據審核治理
對所有信息進行逐級審核,保證信息真實準確,設備信息缺失、錯誤等現象,必須通過數據審核治理提升數據價值。
結合設備維護周期和技術裝備情況,在各級人員的組織和車間、班組人員的參與下共同完成。目的在于補充缺失的信息、糾正存在的錯誤、去除重復信息,保持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
1.3 動態數據共享分析
目前在用通信網管、監測檢測系統、生產管理系統中,因廠家、批次等原因,數據的一致性很難保證,這些數據彼此獨立、相互封閉,使得數據難以在系統間交流、共享和融合,這就是通信信息孤島產生的根本原因。通過通信大數據平臺與網管等各類監測檢測系統間的數據共享交換,必須通過技術手段規范接口接入,主要解決數據的分布性和異構性問題,實現對通信網管數據的共享利用分析,真正服務于運維。
2 推進使用鐵路通信大數據的做法
2.1 制定清單,確定各模塊負責人
制定使用清單,明確各模塊功能及使用達到的目的,確定技術科、車間層面各模塊使用負責人,分層抓推進使用效果。
2.2 通過集中培、現場培、重點培推進使用
組織車間干部、工隊長全覆蓋集中培訓后,推進全面使用。根據使用薄弱點,利用工班長培訓班再次對36個工隊長按需培訓,根據薄弱車間、薄弱人員,對使用人員重點培、跟蹤培。
2.3 收集解決使用問題,完善修改應用軟件
隨時收集處理現場使用問題,本著問題能解決的立即解決的原則,滿足現場使用,已解決人員信息不能正常派工等后臺數據維護問題386件、解決工隊整合機構數據維護問題36件、解決維修工作計劃表工隊日志作業地點不自動代入到工作記錄,需手動添加等完善軟件問題9件。
3 應用實際效果
3.1 實現專業管理電子化
取消車間工隊紙質管理資料。規章文電、設備臺賬、光纜臺賬、工作日志、測試等專業管理納入大數據平臺管理,對所有通信設備編制二維碼,取消車間工隊紙質管理,年節支成本8萬元。電子日志實現工作量計分自動統計,規章文電、設備基礎臺賬、圖紙信息網上傳查閱、干部網上檢查指導,大大節省了人力。
3.2 實現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
細化制定設備二維碼編制規則,對所有通信設備編制二維碼,收集設備詳細信息,錄入大數據平臺,并與手機APP鏈接,實現了對所有通信設備從開通始用到停用報廢的全壽命周期管理。
3.3 實現電子化編制維編制修工作計劃表
改變了過去手工編制年月度維修工作計劃表,紙質印刷上墻的管理模式,通過建立后臺大量基礎數據信息,數據校核計算,實現了年月度維修計劃電子編制,大大節省了人力。
3.4 實現通信設備檢修電子化
利用手機APP檢修與通信大數據平臺鏈接,實時上傳現場檢修數據,取消紙質檢修記錄,改變過去巡檢后手工填記檢修記錄方式,大大縮減了維修成本,并為后續對檢修后設備性能數據積累分析奠定了基礎。
3.5 實現了天窗作業關鍵環節卡控
天窗、計表檢修結合手機APP終端操作,通過上傳照片及錄音文件實現了對天窗作業從提報、準備會、作業中、總結會的全過程掌控。對不開會、開會質量不高問題有了約束卡控手段。解決作業關鍵環節卡控問題。
3.6 實現了入網作業工具掃碼卡控
對工具錄入大數據平臺,生成二維碼,粘貼掃碼管理,對入網作業工具實行掃碼卡控。
4 目前存在問題
4.1 人員結構老化,對大數據學習使用不主動
維修作業方式從人工手動升級為電子化操作,且對人員檢維修進行了精準定位、對檢維修進行了全過程卡控,尤其年齡偏大的人員,不主動接受學習,實行強行硬推普及使用。
4.2 未實現數據全量采集
集中監控系統繁雜,專業網管、設備接入不全,且存在交叉重復采集監控,單套專業網管無法滿足多個集中監測系統接入需求。由于涉及不同廠家、不同數據庫,操作復雜。
4.3 無網區掃碼受限問題
部分山區地段因移動信號不好,手機APP掃碼檢修不順暢。
5 后期鐵路通信大數據應用建設的思考
5.1 解決動態信息采集接口開放性、兼容性的問題
當前通信各類網管系統繁雜、數據源分散、數據結構不一致,要積極協調廠家解決各類網管接口開放性、兼容性的問題,將各類網管數據接入大數據平臺,實現動態數據采集分析,形成運維體系。
5.2 運用大數據技術助力專業技術管理
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維修決策依據。對檢維修工作數據進行集中、積累關聯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實行設備狀態修,減少過剩修、盲目修,提高效率,減少作業帶來的新隱患。代替大量人工周期性檢修檢查,對設備的技術狀態變化趨勢進行預測,發現早期征兆,指導科學檢修計劃。
5.3 故障工單流程的自動化
大數據平臺系統與通信網管系統互聯接口的實施,將有助于加強故障工單派發的及時性、準確性,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
5.4 探索手機APP檢修無網覆蓋及移動流量費用問題
對既有辦公網業務網絡與大數據平臺進行關聯、接口對接,先期解決網絡安全風險,利用既有專用通信傳輸資源,通過各機房WiFi設備,利用既有辦公網絡對接實現對大數據平臺的訪問,探索解決無網覆蓋掃碼及手機APP檢修移動流量使用成本問題。
參考文獻
[1] 丁洪濤.大數據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11):97.
[2] 余海波.大數據在電信移動通信網絡優化中的應用[J].廣西通信技術,2014(4):8-11.
[3] 黨永亮.大數據分析在移動通信網絡優化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