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聚
摘 要:創造性評判是專利審查實踐的重要部分,判斷專利申請是否有創造性就是要判斷專利申請是否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而判斷專利申請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就是看現有技術中是否給出了相應的技術啟示,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有動機改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從而獲得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本文結合具體的實際案例總結分析了創造性評判中的技術啟示的問題,對實際的專利審查有所幫助。
關鍵詞:專利申請 創造性 技術啟示
中圖分類號:G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227-02
1 概述
發明的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是非顯而易見的。判斷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就是要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是否顯而易見。通常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1 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是指現有技術中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最密切相關的一個技術方案,它是判斷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基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
1.2 確定發明的區別技術特征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
應當分析要求保護的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有哪些區別特征,然后根據該區別特征確定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
1.3 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在判斷過程中,要確定現有技術整體上是否存在某種技術啟示,這種啟示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有動機改進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并獲得要求保護的發明。
存在技術啟示的情況在審查實踐中主要有兩種:
(1)區別特征為公知常識。
(2)區別特征為另一份對比文件所披露的相關技術手段。
2 典型案例及分析
2.1 區別特征為公知常識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運行冷軋軋件的軋機機架的方法,其中所述軋機機架具有至少一個上支撐輥和下支撐輥以及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所述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撐開輥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軋機機架能夠有選擇的在用于減小軋件的厚度的運行模式減厚運行中或在運行模式精整運行中運行,在所述精整運行中使所述上工作輥或下工作輥從其驅動裝置脫開。
對比文件:JP昭55-22461A,公開了一種冷軋軋機機架的運行方法,并具體公開了:軋機機架具有一個上支撐輥和一個下支撐輥以及上工作輥1A和下工作輥1B,所述上工作輥1A和下工作輥1B撐開輥隙,根據工作條件該軋機機架有兩種運行方式:一是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同時驅動的雙驅動運行方法,二是將上工作輥從其驅動裝置脫開,僅僅下工作輥驅動的單驅動運行模式。
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的區別僅僅在于:雙驅動運行方式用于減厚運行模式,單工作輥驅動用于精整運行模式。
在冷軋領域中,減厚模式和精整模式都是一種軋制方式,都是通過兩個工作輥的運轉和擠壓從而軋制成型板帶。減厚軋制的目的是通過工作輥的擠壓使得具有一定厚度的板坯軋制成厚度較薄的板帶,精整軋制的目的是通過工作輥的擠壓使得板帶的表面平整質量好,兩者區別主要在于減厚軋制的軋制力大,而精整軋制的軋制力小。而雙工作輥驅動的軋制力通常比單工作輥驅動的軋制力大,這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因此,對比文件以及本領域的公知常識給出了相應的技術啟示,在該技術啟示的教導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有動機將對比文件中的雙工作輥驅動方式用于減厚運行模式,單工作輥驅動方式用于精整運行模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2.2 區別特征為另一份對比文件所披露的相關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1:一種φ12mm鋼筋的三切分軋制方法,包括18架軋機,18架軋機分為粗軋機組、中軋機組和精軋機組三部分,并且粗軋機組有6臺軋機,中軋機組有6臺軋機,精軋機組有6臺軋機,其特征在于,鋼坯經過所述的18架軋機依次軋制,按照軋制順序18架軋機的工藝料形尺寸依次為111×161mm,118×124mm,85×136mm,98×95mm,61×113mm,73×71mm,43×86mm,53×51mm,34×61mm,42.5×41mm,29×48mm,35×32mm,17×48mm,41.5×19mm,16×48.2mm,14.6×49.8mm,7.5×20mm,φ11.5mm。
對比文件1(CN101275197A)公開了一種高強度螺紋鋼筋及其制備工藝,其中涉及一種φ12mm鋼筋的三切分軋制方法,并具體公開了以下技術特征(參見說明書第2頁第3行至第4頁最后一行):包括18架軋機,18架軋機分為粗軋機組、中軋機組和精軋機組三部分,并且粗軋機組有6臺軋機,中軋機組有6臺軋機,精軋機組有6臺軋機,鋼坯經過所述的18架軋機依次軋制。
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的區別僅僅在于:按照軋制順序18架軋機的工藝料形尺寸依次為111×161mm,118×124mm,85×136mm,98×95mm,61×113mm,73×71mm,43×86mm,53×51mm,34×61mm,42.5×41mm,29×48mm,35×32mm,17×48mm,41.5×19mm,16×48.2mm,14.6×49.8mm,7.5×20mm,φ11.5mm。
對比文件2(CN103042029A)公開了一種φ22mm帶肋螺紋鋼筋的切分軋制方法,并具體公開了以下技術特征(參見說明書第【0003】至【0013】段):將鋼坯料加熱,經粗軋機組進行軋制,切頭后經中軋機組軋制,再切頭后經精軋機組進行軋制,切倍尺后冷卻成為產品;所述切分軋制方法的整套孔型系統為:箱型-橢圓型-圓型-橢圓型-圓型-橢圓型-圓型-橢圓型-圓型-橢圓型-圓型-平孔型-立箱型-預切分型-切分型-橢圓型-圓型,所對應的孔型尺寸分別為:125mm×178mm,98mm×198mm,130mm×110mm,74.9mm×140.9mm,92mm×92mm,55.5mm×111.8mm,70mm×70mm,44mm×84.3mm,58.8mm×53.4mm,34.5mm×69.2mm,54mm×41mm,30mm×59.5mm,47.5mm×33mm,31.2mm×58mm,27.2mm×61.49mm,16.61mm×69.3mm,22.286mm×44.572mm。雖然對比文件2沒有直接公開工藝料形尺寸,但坯料是通過軋機的軋孔軋制而成的,也就是說工藝料形尺寸是由每個軋機的孔型所決定的,這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況且上述特征在對比文件2中的作用與其在本發明中的作用相同,都是通過控制每臺軋機的孔型尺寸從而克服軋制缺陷保證軋件質量,也就是說,對比文件2已經給出了通過控制每臺軋機的孔型尺寸從而克服軋制缺陷保證軋件質量的技術啟示。
3 結語
創造性評判在發明專利審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技術啟示又在創造性評判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審查實踐中要牢記“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否有動機能夠采用已知的技術手段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才能得出客觀、準確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170-175.
[2] 王斌,張書恩,張輝.淺談創造性評判中技術啟示存在暗示的幾種情形[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6,11(5):477-479.
[3] 劉章鵬,黃非.從一個案例看創造性評述中技術啟示的理解[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5(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