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青陽街道中心幼兒園,福建晉江,362200)
合作能力實際上指的就是與其他人之間默契的配合,以此達到一個共同目標的一種能力,這一能力實際上需要在幼兒階段,就開始培養讓幼兒能夠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并且愿意與其他的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溝通。在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能夠看出這一能力的培養,對于幼兒有著良好的促進性作用。
角色游戲的開展能夠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但是也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合理的利用角色游戲,在幼兒教學中開展角色游戲活動,促使大班幼兒能夠接受這游戲,感受到游戲的魅力,在其中學習到合作能力和意識。例如: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最簡單、最基礎的商品的買賣,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以此讓學生之間更好的合作。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不同組別的學生扮演不同的經銷商,所銷售的產品也不一樣,剩余的學生則扮演購買者。在這樣一買一賣的過程中,就需要幼兒之間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并且通過團隊的協作完成整個游戲。在這其中不僅僅要求買賣雙方具有一定的默契,經銷商也需要有助手,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輔助,這樣整個角色扮演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之間均需要進行合作才能夠完成,以此有效的培養其合作意識。
大班的幼兒正處在身體和生理共同發育的時期,所以幼兒所表現出的行為習慣處于待開發的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如果能夠意識到大班幼兒的這一特點,在角色游戲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注重對幼兒的引導,就能夠更好地提高其綜合性的能力,培養合作意識。例如:在大班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的階段,很容易由于其思維上的偏差,對所扮演的角色出現錯誤,這時候教師為了能夠保證游戲順利的開展,就需要對幼兒進行糾正。但是,這一糾正也需要避免正面的否定幼兒的行為,需要通過其他小朋友的配合,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角色扮演方式,這樣在整個糾錯的過程中,幼兒的模仿能力得以提高,其他幼兒與教師的良好配合過程中,也能夠提高其合作能力,達到游戲效果最大化的目標。
幼兒階段是學生個性思維和各方面能力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很多幼兒進入大班兒就已經表現出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異,所以教師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幼兒個體上的差異,保證幼兒在游戲教學中能夠形成正確的三觀,發揮出角色游戲的重要性作用。角色游戲具有靈活性,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所以幼兒比較愿意參與其中,在游戲的階段也能夠合理地提高幼兒模仿學習等能力,使其得到充分的空間,釋放自己的發散性思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和游戲開展過程中,也需要關注的幼兒之間所具有的差別,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和理解能力,合理的分配角色,提高角色扮演的有效率,也需要及時的對活動開展內容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按照每個幼兒的不同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角色扮演實施方案,在這樣有的放矢地教學中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在大班幼兒角色游戲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明確角色游戲的主體,需要是以幼兒為主,所有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之間的關系,以及整個游戲所提出的規范要求,都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合作意識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因此,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幼兒的創新性思維,使其創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在幼兒彰顯獨特個性的時候,適當給與其表揚和鼓勵,這樣幼兒能夠更加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游戲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愿意去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合作意識培養的一個方式。
結論: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縱觀我國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形式能夠看出,很多幼兒園的教師都完全忽視了幼兒的良好發展,甚至認為幼兒園的教育僅僅是帶領幼兒做游戲,沒有注重其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這也浪費了幼兒成長和進步的黃金時期,導致其后期發展緩慢。因此以上內容中,本文重點提出角色扮演游戲對幼兒合作能力提升所起到的輔助性作用,希望能夠通過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合理開展,幫助幼兒形成最佳的合作能力,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到幼兒教育的樂趣,同時也提高自身的能力,為幼兒后期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