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英國特約記者林平青木孫微

“歐美在危機中迎來圣誕節”,德國新聞電視臺25日表示,法國的“黃背心運動”、美國政府的停擺、英國的脫歐爭論、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國的種種問題,讓本應歡樂的圣誕節處于混亂之中。甚至,英國女王也打破“不談政治”的傳統,在圣誕講話中呼吁和平。
每年圣誕節期間,羅馬教皇的彌撒講話總是最受歐美關注。24日,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圣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平安夜彌撒。這是他第6次主持平安夜彌撒。他指出,全球的貧富差距愈趨極端,消費主義及物質主義令人變得貪得無厭,呼吁發達國家的民眾改變生活方式,活在一個簡樸及較少物質的社會。他表示,“滋養生活的不是占有,而是愛;不是貪婪,而是博愛;不是人們借以張揚的闊綽,而是人們保有的簡樸。”《柏林日報》指出,教皇今年講話語氣顯得較為強烈,顯示他對當今西方社會的不滿。
92歲高齡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發表了圣誕致辭。與往年不同,一向保持中立的女王在今年的圣誕致辭中,罕見發表政治看法。她呼吁目前正因為脫歐問題陷入嚴重分裂的英國政壇,彼此尊重與以禮相待。“即使有重大分歧,彼此尊重及以禮相待是邁向加深了解的良好第一步。這么多年來,我見證了許多轉變,但信念、家庭和友愛對我來說不只沒有改變,還是個人安慰和安心的來源。”她說。
“圣誕節別忘了歐洲的街頭力量”,德國《德萊斯頓新消息報》25日稱,圣誕節給歐洲政治家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是,表面上安靜的圣誕節,并沒有天堂般的平靜。在法國,“黃背心運動”已經出現幾周,巴黎街頭成了“戰場”,現在仍沒有停止的跡象。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匈牙利布達佩斯、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德國柏林等地,人們也以各種理由上街游行示威,今年的圣誕季變成了“游行示威季”。
德國《焦點》周刊分析認為,歐洲圣誕節不平靜,是因為歐洲問題嚴重,難民危機、極右翼崛起、經濟形勢黯淡等,歐洲處于政治和經濟惡化時期。每個地方的抗議的共同點是“工作、面包和自由”。
盡管德國與其他歐美國家相比,社會氣氛較為平靜,但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圣誕講話中也對德國國內社會關系緊張現象提出警告。他表示,德國國內也“存在著不確定、害怕和憤怒”。他要求各界“注重對話”,強調“德國社會不能走向分裂”。
此外,歐洲也面臨新的恐怖主義風險。西班牙巴塞羅那警方24日起在著名景點蘭布拉購物大道及圣誕市集加強警
備。警方鎖定一名30歲的摩洛哥男子,據稱他打算駕駛巴士沖向人群施襲。英國、德國等國家的機場也紛紛加強警備,防止恐怖分子在圣誕節期間襲擊機場和飛機。
“圣誕節前的寫實版華府噩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表示,圣誕節將至,華盛頓正在拉開的交響樂篇章是混亂篇,美國總統特朗普是“總指揮”。這個混亂交響樂篇章包括三部分:一是美國政府部分關門。上萬政府官員憂心能否保住飯碗,聯邦政府員工將在圣誕節假日期間臨時休假或無薪工作。二是美國股市大跌,影響投資情緒。三是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因美國撤軍敘利亞一事,與特朗普發生激烈爭執,馬蒂斯將在2019年1月1月離職。
德國《南德意志報》24日稱,馬蒂斯是特朗普政府中目前唯一的理性聲音。他的離去將給美國外交政策造成嚴重后果,包括敘利亞沖突、阿富汗戰爭以及如何應對伊朗等。跨大西洋關系面臨更深的裂痕。《法蘭克福匯報》也認為,這將威脅到美國盟友以及本國安全。德國財經網指出,2018年是困難的一年。2019年歐美要贏得平靜的一年,美國必須與中國解決貿易爭端,英國能順利“軟脫歐”,法國等解決民眾的不滿。總之,國際社會需要更多的團結和合作。▲
環球時報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