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零售業既有中小實體店,也有中小電商店。在新零售環境中,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實現消費場景化,如何做到線上線下的結合,如何打造平臺實現新零售經營模式,又如何規避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技術、資源等不足,在實力雄厚的大型零售業的競爭中分得市場銷售紅利,是目前中小零售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實體店和電商店為中小型零售企業。
一、新零售及其特點
新零售是應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思維、對傳統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創新,將產品或服務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所有活動,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聯動和物流的簡單融合,同時還融入于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包括全渠道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其核心為提升用戶體驗,模式為:一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同時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二是提供更廣范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消費場景化;三是營造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即打造全渠道產業生態鏈。
二、中小零售業在新零售環境中面臨的問題
1.實現更廣范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受到限制,競爭處于弱勢。
實體店商圈輻射范圍受限,電商店受到新零售沖擊,競爭力減弱。中小零售業實體店相比電商店,其經營空間和商圈范圍受到限制,也受到大小電商企業沖擊后客流流失,需要拓展線上經營業務,以拓展商圈輻射范圍和客流。中小電商店受到大型實體零售企業和大型電商企業快速轉型新零售經營模式的沖擊,競爭力下降,需要引入線下實體店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提升競爭力。
2.實現線下線上及物流的融合困難較大。
實體店線上經營突破較困難,電商店線下平臺突破壓力較大。新零售時代,中小實體店對于線上電商平臺了解不夠深入,原有實體店的經營模式不能適用于線上銷售,如果開發新的電商平臺,在資金、技術方面都很欠缺,這對于中小實體店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小電商店線下經營經驗不足,感到是不熟練的經營運作模式,需要注入新的經營理念,其次,沒有線下物業平臺,如果自己開發線下網點,在資金方面有些力不從心。不管是中小實體店,還是中小電商店,都沒辦法與實力雄厚的大型零售店和大型電商店競爭,比如蘇寧開發電商平臺,天貓建設線下實體店。
3.營造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難度較大。
實體店互聯網經營技術薄弱,電商店線下經營技術有待提高。中小實體店和電商店存在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大部分是老板自主創業發展起來,在經營管理方面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維護方面沒有大公司規范和系統,其次絕大部分企業管理人員沒有系統學習過商科知識和零售管理知識,對于零售經營技巧很多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摸索出來的,實體店只專注于線下經營技巧,網絡經營技術薄弱,電商店專注于線上銷售技巧,線下經營技術有待提高。實現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難度較大。
三、中小零售業在新零售環境中的經營對策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消費者消費模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普遍會使用便利性較強的移動工具和互動平臺購物,比如京東、天貓、微信等,同時也不忽略實地體驗感受以及要求貨物送達的快速性。這就給傳統的單一實體店和電商店提出了新的經營要求,即線上線下結合,且物流準確快速,還要滿足體驗消費。對于資金實力和資源優勢都不強的中小零售實體店和電商店而言,實體店怎樣融合線上業務拓寬商圈和客流,電商店怎樣發展實體線下店占領市場和滿足消費者體驗營銷,二者實現線下線上融合后又怎樣滿足物流快速送達以便與大型零售業競爭。本文提出以下經營方案供中小零售業參考。
1.抱團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實現線上線下結合,實現更廣范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
實體店抱團搭建線上經營平臺,電商店發展實體店加盟線上經營,實現線上線下結合,拓寬經營空間。實體店搭建線上平臺勢在必行,由于中小實體店線上資源、技術及經驗都不足,加之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無法獨立完成線上技術的研發,為了彌補此缺陷,一種是實體店與已有電商店合作共贏,拓寬經營空間。二種是實體店可以組建中小實體店零售聯盟,分攤費用,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研發線上APP平臺,聯盟成員共享線上平臺,實現線下線上的結合。電商店建立線下店的據點也是勢在必行,但是中小電商店不像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店那樣有實力自建線下門店,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物流快速送達商品,一是可以自建為數不多的線下旗艦體驗店,自建線下體驗店以顯示店鋪經營特色和宣傳企業為主來滿足顧客體驗需求以及拓寬經營空間。二是聯合已有中小實體店加盟電商企業共享客流的方式完成線上線下的結合,拓寬經營空間。實現更廣范圍的體驗式消費服務。
2.創建中小零售業聯盟,共享共擔,實現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
新零售不僅要滿足顧客的體驗式消費和便利性需求,顧客對物流的快速性要求也是很高,否則在競爭激烈的零售業,客源流量會流失。中小零售業可以通過建立聯盟來實現線上線下物流結合,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創建中小企業聯盟,不管是原有的電商店,還是原有的實體店,都能提升店鋪物流服務競爭力。因為聯盟有利于整合資源,拓寬物流渠道,提升物流配送速度和質量,具體有以下操作方法:一是聯盟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利用聯盟規模優勢,降低第三方物流配送費用,增加中小零售業競爭力;二是聯盟中不同業態的零售業可以根據自己新零售數據平臺的分析,對于消費能力比較大的區域,可以互相尋求聯盟中就近實體店鋪存放貨物,實現商品的快速送達;三是聯盟中國同一業態的實體店直接形成客流共享,消費者到就近店鋪領取商品或者就近店鋪直接送達商品完成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3.聯合培養員工,營造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
定期聯合開展本企業員工和上下游合作企業員工培訓,培養員工新零售意識和新零售經營技能。新零售的出現,迫使單一傳統實體店和電商店必須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既要滿足網購的便利需求,又要滿足通過產品獲取自身價值的購物體驗需求。除了經營平臺上實現線下線上的結合,還必須做到員工的經營意識和技巧要跟上新零售的步伐。中小企業就要有強烈的培訓員工的意識,使員工快速掌握新零售經營技能。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存在培訓費用不夠充裕的問題,可以形成員工培訓聯盟,中小零售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平攤培訓費用,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系統有序的組織新零售培訓內容,讓零售企業員工和其上下游企業員工經營理念保持一致性;有利于合力尋找優秀培訓師資接觸最前沿的新零售知識和技能。
4.運用新媒體等手段,打造中小零售商聯盟品牌,增強競爭力。
新媒體為消費者提供了更便捷,更快速即時的信息傳送渠道。新零售環境下,中小零售商聯盟要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對聯盟進行宣傳,比如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臺工具對聯盟產品、特色、服務、購物體驗等優勢進行宣傳,甚至中小零售企業聯盟可以利用直播平臺,有規律的輪換播放宣傳聯盟中各企業的特色產品和服務,慢慢的讓消費者對聯盟有更深入的了解,認識且逐漸認可,形成良好的口碑,從而打造出聯盟品牌并形成聯盟在零售領域自己的競爭力。
中小零售業可以通過文中提出的方法實現更廣范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營造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且利用新媒體優勢打造聯盟品牌。為中小零售業繼續深入解決新零售中怎樣實現消費者對品質和自我的追求,怎樣讓消費者在產品中獲取自身價值,數據分析怎樣提供精準的個性化的服務,門店怎樣實現渠道的角色向消費者管理角色的轉換,實現千店千變,千人千服務的精準營銷奠定經營基礎。
參考文獻:
趙樹梅,徐曉紅.新零售的含義、模式及發展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7(5):12-20.
作者簡介:王菱(1973.12- ),女,漢族,籍貫:四川三臺人,碩士,職稱:教授,研究方向: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零售管理,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