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葉帥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當前提出的一項重大對外經濟合作倡議,旨在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系,并不斷加強經貿方面的合作。近年來,寧波跨境電商發展迅速,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持續攀升。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寧波跨境電商迎來新發展機遇,本文從寧波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入手,分析寧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基礎,從監管體系、物流、外貿企業等三個方面對寧波跨境電商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對策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傳承與發揚絲綢之路精神,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一帶一路”戰略沿線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連接歐洲經濟圈,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范圍廣泛,沿線國家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大,經濟互補性強。
跨境電商的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著密切的聯系,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具有先導性的作用。跨境電商發展的首要是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設施互通,同時,跨境電商涉及到通關、商檢、結匯、退繳稅等流程,這與政府部門的政策與溝通密不可分。其次跨境電商在發展中必定涉及到資金的交易往來,所以可以說跨境電商發展是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貿易互暢,資金融通的重要途徑。最后,在跨境電商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涉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民之間的交流溝通,所以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民心相通奠定基礎。
二、“一帶一路”下寧波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分析
1.區位與港口優勢下寧波跨境電商發展迅速
寧波位于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海運大通道的“T”字形交匯處,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區,緊鄰亞太國際主航道要沖。其向外直接面向東亞、東盟及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對內溝通長江、京杭大運河,腹地覆蓋長江流域、中西部地區,具備輻射“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戰略區位。寧波在對外貿易中一直處于重要的地位,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截至2016年底,寧波舟山港共有生產性泊位62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大型生產性泊位150余個,是中國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2017寧波舟山港完成規模以上貨物吞吐量10.1億噸,排第一位,成為世界首個超“10億噸”大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60.7萬標準箱,排第三位。在2017年,寧波跨境電商進口零售交易單量以及交易額較之前保持著40%以上的增長率。
寧波跨境電商在2017年對新興市場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寧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額2010.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9%。對金磚國家的進出口額為609.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4%。
2.資源稟賦互補,持續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東盟國家作為寧波的第三大貿易伙伴,2013年與寧波的交易金額就已經達到了約83億美元。其中寧波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這3個國家的交易額達到了總體交易額的66%。在2013年,東盟國家對寧波的投資已經達到11.6億元,同時寧波在東盟國家也設立了將近220家企業與機構,投資金額大約8億美元。
寧波和東盟在資源的配置構成、產業結構上,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互補性很強。寧波在輕工業和農業方面有很強的優勢,比如說紡織服裝,食品谷物等,而東盟國家恰好在能源和原材料上有著更大的優勢,雙方在不同的生產領域有比較優勢,進行貿易,達到共同發展。
3.資本積累、集聚優勢與政策支持促進電商園區擴張
寧波擁有境內外眾多的民營企業,較強的資本實力,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助力。2017年,寧波外商增長以民營強企業為主導,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同比增長7.6%,占全市出口25.0%;民營企業為16.5%和69.0%。進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22.8%,占全市進口額35.5%;民營企業為43.5%和52.3%。
寧波有十大電商園區,自2016年1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寧波等12個城市為第二批跨境綜合試驗區后,推動了寧波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的企業加入跨境電商。寧波跨境電商形成“一個中心、多點布局”的格局。以寧波保稅區為“一個中心”,帶動梅山保稅港區、櫟社保稅物流中心,寧波機場與物流園區、寧波電商經濟創新園區、海曙跨境電商園區等園區,實現全產業鏈集聚發展優勢,帶動產業發展強大。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主要涉及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著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187個8位稅號商品。
三、寧波跨境電商存在的問題
1.跨境監管模式、體系不完善
傳統的一般貿易具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批量大、周期時間長以及通關頻率低,而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則具有批量小、頻率高的特點,這給海關通關帶來了壓力。寧波的“單一窗口”建設已初具形成,但是距離真正高效率的運作還有一定距離。跨境商品出口具有分批次多批進行,產品種類繁多的特點,但是通關單具有時效性,短時間的只有幾個禮拜。如果一批商品,分批次,分種類出運,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全部完成,不僅給海關通關帶來更多工作,也不利于企業跨境商品出口貿易的便利。另一方面,一般貿易的通關檢驗的方法也不適用于跨境電商的出口商品檢驗,例如跨境電商B2C模式是按包裹運輸,如果遇到海關檢驗,一個包裹中包含可能有幾百份不同訂單,而每個訂單又包括不同的產品,核對起來是很大的工程。
目前寧波的海關、稅務、檢驗檢疫等監管部門未形成統一完整的體系,監管部門處理訂單能力不足,寧波跨境購平臺與寧波海關跨境監管平臺(跨境進口)訂單處理能力不同步,使得峰值日綜合訂單處理能力受到嚴重影響。例如,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擁有457家出口跨境電商企業登記備案,在義烏海關升級跨境服務平臺系統后,單位時間能受理的清單申報量由每小時兩千票增加至每小時一萬票,效率大大提升,可以承受通關量每日五萬票以上。
2.跨境物流、倉儲配套滯后
跨境電商的“主力軍”是中小企業,高昂的物流費用極大地壓縮了這些企業的利潤。而跨境貿易的操作流程比傳統電商的流程更加復雜,增加了通關、報關、結匯、退稅等幾個環節,延長了貨物交付期限,資金與存貨周轉放緩,從而阻礙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
寧波港口物流業發展迅速,但是在國際物流競爭發展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寧波港口的基礎設施以及裝備有一定的基礎,但寧波港口大部分物流企業的硬件設施比較陳舊,在國際物流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其次,寧波港口的存儲功能相對落后,港口物流體系規劃不合理,沒有合理的規劃導致物流效率的不高。寧波目前缺乏比較大的自主物流企業,建立海外倉自主平臺經驗不足,造成物流成本的提高。對于寧波中小企業來說,建立海外倉的相關設施、流程手續復雜,對于資金的需求比較大,同時受到地區的限制,難以掌握倉儲地的周邊環境、市場環境等,這對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另一方面國內寧波保稅區等區域保稅倉庫建設滯后,倉庫存儲量不足供不應求,且單位面積倉儲價格飛漲。而且寧波跨境公共倉目前仍多為單層結構,空間利用率不高,寧波的倉儲物流運營能力不足,處理訂單、貨物能力不足。
3.外貿企業集群跨境電商模式不合理
目前寧波外貿企業集群的進口業務大多采用保稅區備貨模式,即電商企業提前將貨品進口之后進行報關報檢,之后海關放行提貨,然后進倉,最后上架銷售。該模式的缺點是大批量進貨導致國內倉庫費用增加,如果銷售不足,商品則會積壓。盡管有一些寧波外貿企業以及與天貓、京東等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利用B2C模式進行營運,但是由于企業集群服務平臺的落后,很難形成好的網絡效應。同時還由于售后服務問題、物流成本過高、退換貨時間過長等弊端,對寧波跨境電商的進口造成不利。
四、“一帶一路”下寧波跨境電商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
1.創新跨境電商的監管模式,完善管理制度
優化跨境電商在海關、檢驗、稅收、外匯等四方面的流程模式,優化監管流程、創新監管模式,形成各方合作一體化的監管機制。
海關方面,要優化海關的監管措施,優化跨境電商進出口海關通關的作業流程。對小批量、高頻次、直接化的跨境貿易在通關流程方面需要作出相應的優化調整,適應其發展需求。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措施,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物品進行集中申報,檢驗和通關。對于跨境商品進倉之前進行申報管理,需要檢驗的商品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倉內;在法定檢驗檢疫范圍之內的商品,檢驗檢疫不合格的商品在重新處理后合格的予以銷售,不合格的銷毀;在商品離倉之前也要進行申報管理,核實訂單信息,確認出倉的貨物與實際相符;在后期對于電商企業的售后服務進行管理。對跨境電商運營的主體以及商品進行登記,明確每個流程的情況,實施備案管理制度。
明確規范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的稅收政策,落實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稅收的政策,對于跨境電商企業零售商品的進出口貿易,符合增值稅、消費稅退(免)稅政策的,積極鼓勵外貿企業發展跨境貿易,從線下交易轉變為線上交易,擴大跨境電商交易量,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外匯管理,涉及到支付方式,要完善跨境支付結算的管理。允許行郵、包裹直接寄送出口商品的跨境電商企業。加強對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跨境支付業務監管,規范其跨境支付服務行為,防范金融風險。
2.健全跨境電商的物流體系建設
打造港口的經濟圈,通過創新來對新空間進行營造和整合。通過對港口經濟圈的建設作為最關鍵的抓手,引導從寧波到舟山的局部區域一體化進程,在此基礎上進行寧波的都市區整體規劃以及整體現代化國際港口建設。同時,還要通過寧波自身的影響力的輻射,來推進長江到沿海一帶的水陸聯運服務中心的建設框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多種方式聯運樞紐的構建。
在2017年,寧波跨境倉儲改變了原先比較單一的公共倉儲運輸模式,轉變成為“公共倉+自營倉”模式,倉儲面積也不斷擴大。通過借鑒寧波保稅區以及寧波保稅物流園區等運作較為成熟的跨境物流,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智能物流企業,建設智能物流園區。此舉鼓勵物流企業拓展服務業務,發揮寧波港口物流的優勢,發展新航線,加強與周邊的貿易往來,逐步形成完善的物流體系。發揮寧波保稅區“一個中心”的作用,加快企業集群和區域集聚,形成產業集聚,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并鼓勵園區內的企業合作租賃或建設跨境倉,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實現區域之間團結協作、優勢互補的局面。
五、結束語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通過對寧波跨境電商發展的分析,剖析寧波跨境電商發展的優勢,現在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國家或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主流方向,在企業跨境貿易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便于企業跨境貿易的持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寧波綜合試驗區拓展了寧波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讓寧波企業更好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提升對外開放新優勢;此外,寧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活化石”和“一帶一路”重要城市,對帶動浙江經濟的發展,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丁天豪.“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研究.經營與管理,2017年07期101-103.
[2]李月喬.我國中小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河北經貿大學,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