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解決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戰斗堡壘作用不強、工作創新力度不夠和服務國有企業能力不足等方面的短板,才能打造過硬黨支部,才是保證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保證。筆者認為從提高黨員的素質教育著手,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才能讓黨支部成為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
關鍵詞國有企業 黨支部建設 教育建設
一、突出黨員“三字”建設,開啟過硬黨支部的“金鑰匙”
—是抓實黨員“星”字建設。從黨員的量化考核、評星定級著手,按照精細化、標準化和規范化要求,逐項認真落實,黨員必須參加“三會一課”,支部設有黨員簽到簿,有事請假,無故不參加的一律進行扣分,作為黨員評星的重要依據,實現黨建工作同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考核密切結合。二是擦亮黨員‘亮”字品牌。老黨員不擺“老資格”,新黨員不“耍大牌”,企業上下,黨員樹立了一面旗幟,“對照標準找差距、爭先創優樹形象”,廣大黨員紛紛對照黨章和“四講四有”行為標準開展橫向和縱向對標,找差距、彌不足,擦亮了黨員品牌。三是發揮黨員“帶”字品牌。通過開展學習教育,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和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讓黨員立足崗位形象“亮起來”、作用“顯出來”。創新黨員志愿服務,從完善黨員志愿服務組織網絡體系著手,建立健全“黨員技能特長信息庫”、“困難職工需求臺帳”、“黨員志愿服務連心卡”等基本數據庫,按照黨員工作性質、專業特長和服務意向進行分類,完善服務崗位和規范化服務流程,并將職工群眾的所盼所想及時張貼在黨員活動室,定期組織黨員志愿者認領,幫群眾排懈難。
二、運用“四新”黨內教育,淬煉過硬黨支部的“新本色”
一是開設新型紅色課堂,加強黨性覺悟教育。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利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學習、主題黨日等契機開設革命歷史傳統專題課,教育全體黨員牢記黨的歷史使命,增強黨性修養和黨性覺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忠誠于黨和人民,無隗于“共產黨員”光榮稱號。二是開展新型形勢宣講,加強崗位履職教育。利用班前、班后會、政治學習會,適時開展企業發展形勢任務教育,給職工講清目標任務,講透政策精神,講明措施方法,凝聚發展引力,激發發展動力,共創發展活力,全體上下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事往一處辦的強大合力。三是開辦新型廉政課堂,加強廉潔勤政教育。利用“微課堂”平臺,開辦廉潔教育專題,組織觀看《巡視利劍》《法制中國》廉潔從政警示教育片,及時發布廉潔警言警句,教育黨員干部時刻做到自律、自警、自省、自重,營造風清氣正、干凈干事的強勢氛圍。四是開好新型道德講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利用“道德大講堂”,開好“我要上講堂”,定期舉辦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四德”學習交流活動,交流心得感悟,產生思想共鳴,營造向上向善、正義正氣的工作氛圍。
三、打造“五好”支部標準,建設過硬黨支部的“活力源”
一是支部班子好。建設結構合理、政治堅定、團結進取,求真務實,作風優良的支部班子,以“雙述雙評”明晰細化分工,職責內容目標清晰,內容具體,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落實、有考核。二是黨員管理好。開展評星定級、量化積分活動對黨員進行考核,通過民主評議黨員、專題組織生活會等方式開展“黨性體檢”,建立正負面清單,抓好問題整改,落實“雙培養”工程,堅持正向激勵,在內部市場化中予以體現。三是制度落實好。通過建立“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員學習、主題黨日、談心談話、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記錄報告等“十條標準”制度,實行黨支部工作全程紀實制度,通過依托《基層黨組織活動記錄簿》,明確組織生活召開的時間、地點、主持人、參加人員、會議程序、發言內容和形成決議,做到“踏石留印,抓鐵留痕”。四是陣地建設好。做到“四有”標準:即有活動場所、有上墻制度、有臺賬資料、有新媒體設置。活動場所包括黨員學習活動室等;上墻制度包括入黨誓詞、黨員權利和義務、“三會一課”制度等內容;臺賬資料包括黨支部《組織生活記錄簿》、黨員集中學習臺賬、黨費收繳臺賬等;新媒體設置是指利用微信或QQ等建立支部工作群,用好“燈塔一黨建在線”平臺。五是作用發揮好。廣泛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員身邊“三無”(無三違、無事故、無隱患)等黨性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敢于擔當,積極爭做安全生產的表率,經營管理的能手,技術革新的專家,攻堅克難的先鋒,文明和諧的標兵。
四、實施“三級共建”聯動機制,推進過硬黨支部建設的“全面性”
一是支部班子包保共建。實行支部班子包保責任區制度,班子成員定期到責任區參加班前班后會、現場辦公、及時了解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反饋意見,幫助解決問題。二是黨小組聯合班組共建。合理調整黨小組設置,把黨小組建在班組上,消除黨建工作服務中心的空白點。深化拓展黨小組規范化建設,完善支部對黨小組績效考評制度,把班組的安全教育、產量指標以及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一并納入黨小組績效考評內容,把黨小組建設成為管理黨員、發動群眾、示范帶動的平臺。三是黨員與群眾結對共建。發揮黨員幫扶帶動作用,開展“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活動,提升管理效能。黨員和職工“1+1”結對子,與新員工結“師徒對子”、與技術骨干結“技術對子”、與安全“不放心人”結“幫教對子”、與家庭困難職工結“幫扶對子”,突出黨員示范引領和聯系群眾的優勢,使黨員標準在實踐中檢驗,作用在一線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