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丹
摘要在監管趨嚴的宏觀背景下,隨著近期資管新規的出臺,“回歸本源”成為一些中小銀行、特別是城市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行經營的基礎,獲取存散這一核心負債成為城市商業銀行滿足資金運用需求、保證流動性安全、實現轉型發展、贏得同業競爭的關鍵。本文在分析當前負債營銷形勢的基礎上,借鑒一些成功案例,提出城市商業銀行負債營銷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負債 營銷 城市商業銀行
在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互聯網金融蔓延、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多重壓力之下,負債業務日益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瓶頸。如何圍繞城商行經營的整體目標,努力完善、創新負債管理模式,建立存款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成為了城商行面臨的—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城商行負債營銷發展現狀
與大型銀行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布局相比,城商行規模普遍較小,負債客戶大多集中在域內,行業、區域分布零散,批量營銷能力不足,且對政府類大客戶依賴性較強。近年來社會融資方式日趨多樣,金融監管愈發嚴格,隨著新業態、新形式不斷涌現,多數城商行因缺乏行業專業性、科技研發能力相對較弱,負債客戶流失現象不斷顯現。
(一)互聯網金融、投資貨幣基金和P2P理財等金融創新產品,與銀行存款相比具有收益高、交易簡便的特點,大規模并持續分流銀行存款已成為必然現象。城市商業銀行負債客戶基礎尚未牢固,首當其沖收到沖擊。
(二)存貸比率調整、利率市場化提速等金融監管不斷增強,對于資產規模小、服務提升慢的城市商業銀行而言,負債增長壓力俱增。
(三)在政府類負債方面,在政府嚴管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更多以競爭方式投標競爭存款的背景下,城商行不得不面臨政府類負債難以維系帶來的嚴峻挑戰。
(四)城市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更多通過零散方式獲得企業客戶,并根據單個客戶需求提供金融服務,缺乏批量營銷客戶的思維和抓手,客戶群體的打造和客戶結構的優化調整存在不足。與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相比,創新產品與科技研發能力差距顯著,吸引客戶手段缺失。在遇到市場和政策變化時容易導致客戶流失,直接對負債增長造成影響。
二、城商行負債管理發展思路
(一)筑牢基礎,為穩存增存創造條件。一是樹立“抓存款必須先抓客戶”的基本認識,堅持不懈的開展拓戶工程,長遠布局有效培育客戶群體,夯實穩存增存的基礎。城市商業銀行可以當地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行業協會、海關、銀聯等為突破口,建立信息通道,提前獲取新注冊、新引進、新審批、新落地企業名單,增加獲客來源,搶先構建合作關系;深入高新技術園區、大型交易平臺會員企業,拓展金融合作;科學運用大數據手段,在目標客戶群體細分的基礎上,優化各類營銷資源配置,以適宜的營銷策略對客戶實施精準營銷;建立目標客戶俱樂部,實時掌握客戶動向,推介創新產品,定期組織沙龍、聯誼等活動,拓寬獲客渠道。
二是圍繞區域特色經濟、優勢產業及客戶需求,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增強客戶黏性,吸納低成本核心存款。
三是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健全服務制度,完善服務標準、通過提高客戶滿意度為負債營銷創造條件。
四是拉長客戶鏈條,注重培養對公存款的內生增長機制,圍繞信貸客戶資金鏈和業務鏈做好營銷工作,努力提升銷售資金回行率,吸引信貸客戶上下游資金沉淀。
五是充分發揮城市商業銀行的地緣、人緣優勢,重點對各級政府部門直屬、監管的各類事業法人客群進行梳理與挖掘,完善事業法人客群及營銷目標;加強既有客群分析,梳理各類事業單位重點行業客戶的存款變動情況,加強對客戶負債業務的精細化管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監管優勢,開展特定行業客戶批量營銷工作。
(二)制定差異化定價策略,提升營銷競爭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城市商業銀行在獲得存貸款定價自主權的同時,也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從而不得不被動提升負債價格來保有市場,為維持利潤空間,城市商業銀行應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提高客戶忠誠度的同時,增加存款的穩定性。
(三)完善考核及激勵機制,激發營銷積極性。
一是調整以往就存款考核存款的單一模式,將市場份額、客戶拓展情況、第三方存管、基金、保險、理財銷售等一系列過程指標一并納入存款考核體系,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指導基層找準存款營銷方向與著力點,共同促進存款增長。
二是進一步強化全員營銷機制,提升存款激勵質效。合理設定存款激勵費用配置標準,對于貢獻突出的單位與個人給予激勵。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負債營銷效果。調整細化對營銷人員的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持續加強對客戶經理業務水平和產品設計能力、營銷能力的培養帶動營銷人員業務能力的提升,提高營銷隊伍支撐能力。結合客戶結構、業務發展需求,動態跟蹤、掌握客戶經理個人及營銷團隊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差異化培訓、交流計劃,通過集中授課與個性需求定向指導相結合的形式,加快隊伍知識更新與技能升級,持續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展業能力。
(五)穩固和深化與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等同業的合作,獲取多渠道負債來源。
一是擴大與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合作,積極吸收低成本轉貸資金;二是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吸納保險公司自有資金協議存款及年金存款,通過戰略合作共享優質客戶群體。
三、負債營銷具體舉措
(一)積極拓展主動負債,與核心存款發展形成有效互補。充分利用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產品拓展主動負債。根據自身資產業務發展需要合理確定主動負債的產品、期限、金額、利率等要素,積極開展外部對接,在市場上選擇相對有利的主動負債形式和渠道,實現多渠道合作的同時拓寬城市商業銀行差異化經營空間。
(二)爭取企業年金托管資格,積極擔任賬戶管理人。企業年金是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來源之一,也是獲取輕資產收入、批量捆綁企業零售客戶的重要渠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商業銀行不僅面臨同業的競爭,在受托管理方面還處在與保險、基金、信托公司競爭相對弱勢的地位。城市商業銀行在缺乏多樣化年金計劃產品、科技系統等各項軟硬件設施不占優勢的形勢下,應加大與非銀行同業受托人的合作,全力爭取托管人和賬戶管理人角色。
(三)為企業提供交易銀行服務,掌握企業供應鏈賬戶,增加客戶黏性,擴大企業與銀行的結算,獲取低成本的結算類資金沉淀。通過供應鏈獲取上下游客戶,通過客戶鏈式拓展提升存款份額。城市商業銀行受限與研發能力及資金成本,可將營銷重點投向交易銀行需求相對簡單的中小企業及政府、事業法人客戶,根據其賬戶管理、收付款管理、現金頭寸管理等個性化需求,量身定做解決方案。
(四)充分利用城市商業銀行的地緣優勢,關注機構改革,加強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資金維護。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表決通過,第八次政府機構整合正式開始。與其他同業相比,城市商業銀行政府類客戶及存款普遍占比較高,此次機構改革對城市商業銀行政府類業務維護與管理影響較大。要重點關注各級政府機構新設、撤并進展情況,及時掌握各機構賬戶及存款變動,主動營銷新設機構,穩定撤并機構存款,確保做好政府類客戶及存款的平穩過渡及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