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企業要發展,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同心協力。建好職工之家,是企業進一步教育引導職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凝心聚力謀發展重要途徑。企業工會圍繞發展戰略,從職工的切身利益出發,把全方位建設“職工之家”作為凝聚人心、調動力量的橋梁和紐帶,讓“職工之家”成為廣大職工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重要力量,成為職工可信賴的“娘家人”,引導、帶領職工群眾充分發揮的“主人翁”作用,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職工之家 發展合力 統一思想
一、傾聽職工心聲,建好“溫馨型”職工之家
職工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各種困難,必然導致思想波動、訴求增多,不穩定的因素接隨而來,出現消極悲觀、心聲抱怨等傾向性思想和極端行為,影響企業安全生產、隊伍穩定。這就需要工會組織積極主動貼近職工,思想上解釋疑惑、心理上排除憂愁、物資上給予慰問。這就需要企業工會日常多關心職工冷暖,主動摸底排查職工思想動態、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建立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及時開展走訪慰問困難職工、金秋助學、慰問殘疾人等活動,讓職工感受“家長”的關懷、家的“溫暖”,促使職工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心態、狀態,做到“企業一家人、單位一家親”,保證人心不散、隊伍不亂,更好地與企業肩并肩、同風雨、共患難。
二、豐富文體活動,建好“文化型”職工之家
企業文化直接影響職工內部活力以及對外形象。企業工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圍繞公司發展理念、黨委工作重點和經濟發展目標任務,開展“擔責任、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利用黑板報、宣傳欄、表彰等形式,宣傳職工核心價值觀、崗位突出的事跡等,激發職工干事創業激情,掀起學先進、趕先進的熱潮。開展積極向上、向心向善的活動,開放職工書屋,鼓勵職工參加讀書自學活動,增長知識,提升素質。以“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釋放員工工作壓力、提高員工文化素養”為中心,積極組織羽毛球、乒乓球、跳繩、職工書畫展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娛樂活動。通過長期推薦文化性職工之家,形成職工共識的信念、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聚人心、激活力、樹形象的文化氛圍。
三、尊重職工意見,建好“民主型”職工之家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辛勤勞動和積極奉獻,更離不開職工的思想和智慧。通過落實職代會各項職權,制定兩合同一協議制度,定期簽訂《集體合同》、《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履行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制度,暢通職工訴求渠道,落實提案并及時反饋,進一步培養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讓職工當家作主。實施民主公開制度,通過公示欄、內部市場化電子屏、QQ群等形式對公司重大決策、工時工資、職工福利、職稱評聘等諸多內容進行公開、公示。針對企業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我為企業獻金點子”合理化建議活動,問計于員工,并對優秀合理化建議進行推廣落地。強化職工監督力度,開放信箱、微信公眾號等熱線渠道,建立推進管理層與職工溝通協商機制、工會與行政方協調機制,最大程度讓企業管理層與職工心貼心、面對面促膝交談,真正實現思想上重視員工,行動上維護員工,讓員工“主人翁”感倍增。
四、加強群監群治,建好“安全型”職工之家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聚焦安全,不管職工人身安全還是生產作業安全,都離不開職工的參與。要想安全可控,就要加強群監群控群治,按照“責任全覆蓋,監管無空缺、隱患零容忍”的要求,分層建立群監組織,實現管理無漏洞、責任無盲區的群監網絡體系,深入宣貫安全管控模式,開展“提境界、找差距、反麻痹、防松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用好安全微電影、安全警示教育等載體,強化安全思想滲透,讓職工從思想深處洞察安全行為與事故的因果關系,始終保持對安全的高度警覺。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效能監察、群監協管組織“查、幫、教”安全爭優競賽、職工代表安全巡視等活動,引導發動職工,加強安全防控排查,落實幫教監護責任和管控措施,實現群防群監群控群治。
五、凝聚發展合力,建好“效益型”職工之家
效益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唯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作為“家底”,企業才能反哺職工,讓員工口袋富裕、腦袋富有、精神富足。圍繞經營管理中心任務,積極引導職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為職工搭建“想干事就有機會、能干事就有舞臺、干成事就有地位”的職工成長平臺,逐漸培養一支愛崗敬業、技藝精湛,具有知識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隊伍。同時,以企業經營效益穩步增長為出發點,注重激發調動全員創新創效的積極性,通過組織“大眾創新、全員創效”系列工程,廣泛開展有特色、有成效的勞動競賽、勞模(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工藝創新、練功比武等經濟技術創新創效活動,充分發揮全體職工“智慧和汗水”,技術創新、管理創效,確保企業達產達效,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加強“職工之家”建設是為職工提供一個平臺、為企業更好的發展,所以我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黨委要求抓什么,行政需要做什么,職工盼望辦什么”工作定位和要求,發揮好“家”的作用,以更為優質的服務效能將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起來,最大限度調動和發揮廣發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為企業逆勢突圍、穩定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