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錫琳
摘要處在當今市場環境中,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如果要更好的生存發展,就要擁有優秀的人才。因此,企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現實的課題。
關鍵詞吸引 留住 發揮
眾所周知,人才是人力資源的精華,是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人才參與市場競爭法寶,二十一世紀競爭需要人才,企業賴于生存發展的關鍵不是產品,而是人才,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就是企業的財富。
一、海納百川,筑巢引鳳
能源實業公司于2014年5月份成立,集燃氣、供熱專業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監理、招標代理、物資貿易于一體。業務范圍涵蓋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招標代理、項目代建、項目管理和相關技術與管理服務、市政公用工程(燃氣熱力)、火電專業的咨詢、房地產開發、能源貿易等。隨著公司業務的飛速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加入我們的團隊。在人才引進方面,公司首先是堅持“求所有、求所用”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地引進人才。對各類人才,進行科學配置,力求發揮其最大效用。其次是形成“一湖好水,一湖活水”的觀念,對于掌握各類先進技術的專門人才,實行優惠的政策吸引他們的加盟。此外,公司上下都認同“知識就是財富,技術就是資本”的新觀念,通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營造一個重知識、學知識、用人才、用知識的文化氛圍。公司既重視增強人才資源的整體開發,也重視拔尖人才的深入開發,還兼顧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新提高。并充分借助刊物、報紙等多種輿論工具,宣傳為振興企業而作出貢獻的人才典型和先進事跡,進一步了增強人才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正如美國知名學者托馬斯·比得斯所說:企業或事業唯一真正的資源是人。有了人才就有了資本和財富,人力資源是最寶貴的資產。
二、激勵溝通,搭建平臺
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的核心資源,誰擁有且利用好最優秀的人才,誰就能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永恒的主題,也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關鍵,而激勵則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主要手段。
形象激勵。公司通過培育企業精神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激發職工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讓職工真正感受到:企業興我榮、企業衰我恥。同時還以多種途徑讓職工樹立忠誠事業、忠誠企業、愛崗敬業,崗位成才的職業道德觀,努力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情感激勵。公司領導非常注重與職工的感情溝通,尊重職工,關心職工,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與職工建立親切感情,使職工體會到公司的關心和溫暖,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促使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工作熱情。
事業激勵。企業的目標、發展前景要讓人才感覺有吸引力、值得留下來,并為之奮斗和努力。其實,事業的發展需要人才去推動,人才的穩定需要事業來吸引,越是高層次的人才越看重事業、成就和發展前景。事業紅火,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要不斷給人才提供一個上升的空間,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潛能,并與企業風雨同舟為實現自己和企業的雙贏目標而奮斗。
環境激勵。改善政治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人際環境等來吸納和穩定人才。環境寬松、人際關系融洽,氛圍溫馨,生活安定,心情愉悅,人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只有當企業給予職工的回報讓他感到有所值時,才能達到吸引、留住人才的目的。
制度激勵。通過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來吸引、安排和穩定人才。把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到關系企業命運的位置,重視對人才資本的投入,給人才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平臺,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搞活人才的良性機制。
三、用其所長,擅其所能
不少企業在留人上有一個誤區,就是要求員工成為企業的附屬品,不能朝秦暮楚。這種思想實際上是不把人當作一種資源來看待。但人是活化的資源,不是物。個人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作為社會的—分子,他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該允許他參與社會的分工與合作。只要遵守職業道德準則,應該允許人們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才華,畢竟人不是某—個企業所獨有的財產。
充分發揮人才隊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激發人才干事創業、開拓創新的熱情,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加快事業發展。我公司始終堅持把思想堅定、業務上有本領的人才,選拔到其最熟悉、最擅長、最能發揮專業特長的地方,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讓其充分施展才華、鍛煉成長,提高了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水平。
真正把合適的人放到適合的崗位上,做到人崗相適,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使其能力水平與所承擔的任務相統一,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堅持憑實績用人才、不拘一格選人才,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讓肯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激勵。企業必須具備識才的慧眼、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廣納群賢。
綜上所述,企業要發展,企業要生存,人才在一個企業中起著主導作用,人才也是企業確立競爭優勢,把握發展機遇的關鍵,“重視人才,以人為本”的觀念也逐步被廣泛接受。總之,我們的企業要因地制宜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策略。積極采取措施、發揮人才流動的積極作用、縮小消極作用,這樣就能使企業面對流失人才和吸引人才充滿生機和活力,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