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義發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Oracle數據庫作為主流數據庫,在數據管理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此,高職院校主動適應當今社會需求,在計算機類專業,特別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軟件技術專業開設“Oracle數據庫”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CDIO工程教育理念[1]是近20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比較先進的教育模式。CDIO 4個字母分別來自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中英文的第一個字母,它以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為載體,將工程教育理念與工程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大大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水平。
(1)教材內容相對滯后,課程內容涵蓋面廣,力求面面俱到,不利于學生學習。
(2)教師教學模式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教材編排順序來講授,課堂講授內容多,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少,教學效果差,學生學習興趣不強。
(3)在實驗課課堂上,老師只是針對某些知識點布置任務,沒有對接實際案例,學生只是按老師給出的要求和步驟完成這些實踐任務,缺乏主動思考和相互討論的過程,對這些知識點如何在實踐案例中應用,只是一知半解。
(4)沒有分享學習成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作業或作品后,沒有機會展示和分享,學生之間溝通和展示自我能力機會少,不利于提高學生溝通能力。
(5)課程知識點沒有很好的串聯,學生學習完整個數據庫課程后,掌握的知識點是相對獨立的,不知如何應用。
(6)評價學生方式還是以傳統的考試模式,以期末理論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Oracle數據庫技術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學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為此,我們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對“Oracle數據庫”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進行改革,采用項目教學方法,以人力資源系統項目為載體,“Oracle數據庫”課程設計以學習情境為主,每個學習情境分為若干個子項目(見表1)。
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所有的教學項目均采用分小組形式完成,由小組完成項目的構思、設計、實現和運行。每個小組由3~6人組成,每個小組分工明確,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組織、實施、監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相互交流、討論,查找資料,設計完成項目方案,然后實施;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及時把控每個小組完成情況,并作出必要指導;同時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最后,鼓勵每個小組把完成項目的過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情況、學習收獲等與同學分享。通過引入CDIO工程教學理念,使學生參與到整個項目的教學過程,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相互協作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等多項能力得到了鍛煉,“Oracle數據庫”課程學習效果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根據CDIO工程教育標準11—學生考核,強調學生個人能力的考核,包括人際交往能力,產品、過程和系統建造能力和學科知識等[2]。因此,“Oracle數據庫”課程考核也有必要進行改革,除了考核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情況,也要針對本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的特點,注重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具體分為三大塊:平時考核(占課程總評成績的20%)、實驗考核(占課程總評成績的20%)和期末考核(占課程總評成績的20%)[3-4]。
2.2.1 平時考核
主要考核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小組表現情況、課堂作業完成情況。其中:課堂表現主要考核學生上課的態度,小組表現主要考核在小組中的責任擔當、協作精神、小組成員間溝通情況、成果分享等。
2.2.2 實驗考核
主要考核項目完成情況、小組表現。其中,項目完成情況主要考核項目完成內容,小組表現主要考核在小組中的責任擔當、協作精神、小組成員間溝通情況、成果分享等。
2.2.3 期末考核
采用理論和上機操作相結合,即考核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也考核學生的實踐技能。理論知識考核方式采用筆試,題型包括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數據庫設計等。實踐技能考核采用上機操作考核方式,主要考核數據庫設計、數據查詢、安全性管理、備份與恢復等。

表1 “Oracle數據庫”課程學習情境、學習內容
筆者在高職院校從事“Oracle數據庫”教學多年,近幾年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對“Oracle數據庫”課程進行重新整合設計,采用項目教學法,以分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分配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滿挑戰性,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參與感和獲得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相互協作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等得到了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