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根 簡弄根 廖振華
復雜性肛瘺的主要病因是肛瘺或膿腫的反復感染,肛門濕疹是手術治療復雜性肛瘺留下的常見并發癥,主要原因為術后創面有較多壞死組織和炎性物質殘留,加之肛門滲出的腸液較多,嚴重污染和刺激了肛周皮膚,導致肛門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引起濕疹[1-2]。臨床常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術后肛門濕疹,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病因[3-4]。為了提高本院復雜性肛瘺術后并發肛門濕疹的療效,本文主要研究綠藥膏聯合地塞米松對其治療后的療效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復雜性肛瘺術后并發肛門濕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診斷標準:復雜性肛瘺術后有≥2個高位和外口肛瘺,皮膚潮紅,有小米粒大小的丘疹,痂皮,苔蘚樣變,嚴重者形成膿皰,瘡面滲液,糜爛。(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的診斷標準;②依從性好,配合研究者;③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符合本院倫理學標準。(3)排除標準:①術前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肛門濕疹癥狀;②皮膚梅毒、結核或病毒感染者;③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36例。
1.2 方法 治療期間禁用油膩、刺激、辛辣的食物,每日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對照組: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生產商: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20126,規格:15 g)治療,1天2次,每次溫水清洗患處后,輕撫擦拭干凈患處,將乳膏均勻涂搽于皮膚瘙癢、皮損處,療程為3周,恢復良好的患者,最后一周為1天1次涂搽,進行維持性的治療。試驗組:綠藥膏(通用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生產商:河南羚銳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44024469,規格:15 g)聯合地塞米松(生產商: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20126,規格:0.75 mg/片)治療,地塞米松每次使用2片,碾成粉末,按1∶2配方,與綠藥膏拌勻外涂于患處,恢復良好的患者,最后一周兩藥的使用均減半,拌勻外涂于患處,進行維持性的治療,用法、療程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疼痛、瘙癢、苔蘚樣變、紅斑評分。VAS疼痛評分標準為0~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瘙癢、苔蘚樣變、紅斑評分為0~4,評分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觀察用藥后臨床療效即治愈:瘙癢、疼痛、皮損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進步:瘙癢、疼痛、皮損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減輕,隨訪半年有輕微復發;無效:瘙癢、疼痛、皮損等臨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5]。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觀察肛門功能Williams評分[6]:A級:能夠良好控制氣體、液體和固體;B級:能夠良好控制液體和固體,但氣體失禁;C級:能夠良好控制固體,衣褲偶爾被污染,且偶爾液體失禁;D級:衣褲被污染,經常液體失禁;E級:不能控制好液體和固體,經常失禁。肛門功能良好用A、B、C級表示,肛門功能不良用D、E級表示。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數據分析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18~69歲,平均(48.14±2.16)歲;慢性濕疹13例,亞急性濕疹16例,急性濕疹7例。試驗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20~70歲,平均(51.37±2.76)歲;慢性濕疹11例,亞急性濕疹15例,急性濕疹1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用藥后各項指標評分比較 用藥后,試驗組疼痛、瘙癢、苔蘚樣變、紅斑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試驗組患者癥狀的改善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后各項指標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后各項指標評分比較[分,(±s)]
組別 疼痛 瘙癢 苔蘚樣變 紅斑試驗組(n=36) 1.47±0.72 0.92±0.21 0.75±0.32 0.84±0.31對照組(n=36) 3.26±1.39 1.78±0.40 1.49±0.23 1.67±0.29 t值 6.517 4.875 4.540 4.313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用藥后臨床療效比較 用藥后,試驗組97.22%患者的術后肛門濕疹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中的77.78%,說明試驗組的臨床療效更加確切,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6.222,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4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Williams評分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William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2個月,試驗組患者William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肛門功能恢復良好,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Williams評分比較 例(%)
肛門濕疹發病原因復雜,西醫認為與患者體質、飲食習慣等都有關。本文研究中,復雜性肛瘺手術后也是誘發肛門濕疹的主要因素,其創口較大,且術后創面有較多糞水、腸黏液等分泌物溢于皮膚患處,易誘發組織蛋白發生自體變態反應,導致濕疹[7-8]。濕疹初期,皮膚有紅斑、丘疹,繼發為膿皰,液體滲出后出現糜爛,繼續刺激皮膚,進一步加重濕疹,形成惡性循環[9]。加重肛門濕疹的另一原因為,術后往往創面疼痛,加上患者對疼痛的恐懼,產生不同程度的精神、消化和神經功能障礙,因此,緩解疼痛癥狀也是治療濕疹的有效手段[10]。患者常盲目自行選擇刺激性的西藥如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進行治療,雖然暫時改善濕疹的外在癥狀,但對于創面分泌物無效,不能標本兼治,且經常使用刺激性的藥物,肛周皮膚的生理機能平衡被破壞,誘發患處更嚴重的疾病[11-12]。另外,患者主訴肛門濕疹的主要癥狀為瘙癢難忍,其選擇的燙水熏洗肛周皮膚的方法雖能解一時之癢,但過燙的水,刺激肛周皮膚,分泌物增多,局部皮膚炎癥加重,延緩濕疹的愈合或愈合不良[13-14]。
綠藥膏是綠色透明的水性凝膠,主成分為林可霉素和利多卡因,濕疹發病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密切關系,患者皮膚屏障被破壞,病原菌進一步在患處定植,且其誘導的免疫反應引起組胺分泌誘發瘙癢[15]。林可霉素可抑制金葡菌等共生菌群的繁殖,通過對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抑制,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其局部濃度較高,過敏反應極少,抗菌力強,持續時間長,是理想的局部用藥。由表1可知,試驗組的瘙癢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可能為林可霉素有抗炎、止癢的作用,能夠有效對抗復雜性肛瘺術后并發肛門濕疹患者瘙癢難忍得癥狀。由表1可知,試驗組的疼痛、苔蘚樣變、紅斑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可能為利多卡因是一種局部麻醉藥,最主要的作用為鎮痛,明顯降低痛覺增敏的機械強度痛,還能夠止癢,緩解血管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創面的愈合,減少苔蘚樣變和紅斑的出現[16-17]。由表2可知,試驗組的總有效率近乎1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為77.78%,說明綠藥膏和地塞米松的聯合用藥能夠提高復雜性肛瘺術后并發肛門濕疹的臨床療效。這可能為地塞米松是一種典型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有強大的抗炎的作用,主要通促進脂皮素的合成,抑制其活性從而減少炎癥因子白三烯(LTs)和前列腺素(PGs)的合成,抗炎效果顯著,可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減少細胞浸潤和滲出,達到止癢、脫敏的目的,炎癥后期,亦可延緩肉芽組織的生成,減輕黏連和瘢痕等炎癥后遺癥[18-19]。
本研究中,試驗組的各項指標評分均較對照組低,且總有效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三種藥物聯合用藥治療復雜性肛瘺術后并發肛門濕疹,能夠有效控制皮損炎癥、止痛、緩解瘙癢癥狀,促進創面的愈合。本文用藥后3個月,試驗組患者肛門功能William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三者合用,能夠有效改善排便狀況,促進肛門功能的恢復。而且在生活中綠藥膏和地塞米松均價格低廉,操作簡便,簡單易得,不僅療效得以保證,而且能夠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