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 沈瑩
CHF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臟疾病[1],患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治療費用高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而對于CHF患者來說,治療目標不僅是改善癥狀,更重要的是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質量[4]。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宿遷地區CHF患者的調查,探討可能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采用完全隨機的方式抽取2017年5-12月在江蘇省宿遷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兩家三級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的CHF患者150例。(1)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標準;②按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法評估心功能Ⅱ~Ⅳ級;③年齡≥18歲;④病情穩定,知情同意,自愿參加。(2)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和腫瘤;②精神異常、認知功能障礙。
1.2 方法 根據臨床專家意見,并查閱相關文獻[5-6]資料,自行設計CHF患者一般資料問卷,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人口學資料:年齡、性別、戶籍、職業、月收入、文化程度等;臨床疾病信息:病程、住院次數、心功能分級等。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橫斷面調查方法,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心內科護士5名在患者出院時向研究對象發放問卷,并進行面對面指導,統一指導用語,問卷由被調查者獨立完成,盡可能減少混雜因素的干擾。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147份,有效率98%。
1.3 評價標準 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 naire,MLHFQ)進行生活質量評價,MLHFQ共3個領域21個條目,包括身體領域8個、情緒領域5個、其他領域8個。各條目采用線形條目記分法進行,分值為0~5分,總分為105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單因素分析時采用方差分析,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的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HF患者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共選取CHF患者147例,男79例,女68例;原發疾病中冠心病60例,高血壓63例,心肌病8例,瓣膜病14例;心功能分級Ⅱ級52例,Ⅲ級68例,Ⅳ級27例。
2.2 影響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醫療費用來源、病程、總住院次數、原發疾病、心功能分級的患者身體、情緒、其他領域和生活質量總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影響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多因素分析 以調查的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為應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回歸法,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病程和心功能分級是生活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病程和心功能分級影響較大,見表2。
表1 CHF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分,(±s)]

表1 CHF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分,(±s)]
單因素 身體領域 情緒領域 其他領域 生活質量總分年齡 <60歲(n=37) 13.38±5.18 8.30±4.17 14.68±6.40 36.60±15.69 60~70 歲(n=32) 19.47±7.99 11.19±4.15 19.88±6.78 50.53±20.24>70 歲(n=78) 24.17±9.63 11.67±4.73 24.44±8.91 60.27±23.82 F值 16.55 3.49 16.43 13.33 P 值 <0.001 0.033 <0.001 <0.001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n=79) 23.94±9.67 13.08±6.17 24.41±8.31 61.42±22.46高中(n=25) 17.80±8.08 9.04±3.32 19.12±6.90 45.96±19.13大中專(n=29) 18.69±8.54 8.69±3.69 19.24±9.28 46.97±23.83本科及以上(n=14) 8.93±3.76 4.57±2.92 8.64±4.18 22.14±9.41 F值 11.53 10.60 15.55 14.51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家庭月收入 <1 000元(n=36) 23.58±10.35 13.28±5.90 24.28±1.48 61.14±23.67 1 000~3 000 元(n=54) 21.87±9.19 11.35±6.03 22.72±7.93 55.94±21.36 3 000~5 000 元(n=36) 18.03±8.64 9.89±4.48 18.67±7.78 46.86±23.30>5 000 元(n=21) 15.43±7.82 6.10±1.86 14.86±5.68 36.38±14.03 F值 3.92 6.24 6.42 5.62 P值 0.010 0.001 <0.001 0.001醫療費用來源 公費醫療(n=16) 15.31±7.65 4.63±1.64 13.15±7.47 35.06±13.27醫療保險(n=65) 18.54±7.68 9.97±4.38 19.03±9.09 47.69±23.67新農合醫保(n=58) 23.52±10.44 13.07±6.35 24.26±8.78 60.84±23.98自費(n=8) 23.63±6.50 11.88±5.56 24.88±6.11 60.38±15.31 F值 4.22 8.12 6.33 6.35 P 值 0.007 <0.001 <0.001 <0.001病程 <6個月(n=15) 12.00±5.68 6.27±2.28 12.00±5.65 30.27±11.44 6~12 個月(n=42) 20.05±8.97 12.93±6.52 21.14±8.28 54.36±22.34 1~3 年(n=36) 21.36±10.51 10.19±4.40 21.42±9.74 52.97±25.11>3 年(n=54) 22.44±10.88 10.57±3.89 23.07±9.45 56.09±25.27 F值 4.34 4.26 5.93 4.83 P值 0.006 0.007 0.001 0.003

表1 (續)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心內科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疲勞、乏力、活動困難、睡眠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8]。本文多元回歸顯示影響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齡、文化程度、病程和心功能分級,與國內馬曉婷等[9]研究報告結果相似。
3.1 年齡對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據研究顯示,年齡可以作為一個影響心功能、預后和生命質量的獨立因素存在。Mazurek等[10]研究結果提示人群中65歲以上CHF的人數日益增加,并伴有明顯的生活質量下降[11-12]。究其原因主要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器官衰老,體質越來越差,病程延長,反復住院導致機體功能進一步下降。
3.2 文化程度對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這與賈秀清等[13]研究結果一致。一般來說學歷高的患者對心衰疾病知識理解上較容易,能快速、有效地獲取疾病相關知識,對常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劑量、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很容易掌握,這些都有利于疾病治療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3.3 病程對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文獻[14-15]表明CHF患者的一大特征就是反復住院,CHF患者在出院后3~6個月內再入院率高達27%~47%,住院次數增多,病程延長是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病程的延長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16-17],主觀上也會給患者帶來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
3.4 心功能分級對CH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心功能分級是CHF患者生活質量最大的影響因素。心功能分級越高,病情越重,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直接影響生活質量[18-19]。由于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心臟射血分數降低,患者呼吸困難、心悸、疲勞、運動耐力等癥狀加重,同時疾病會引發諸如焦慮、抑郁和認知功能障礙等癥狀,疾病導致患者社會活動受限及角色功能的改變,這些都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顯示,冠心病使心衰危險增加了4倍,花榮等[20]研究得出高血壓患者心衰發生率比正常患者增加5倍,這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因此降低冠心病和高血壓的發病率是預防和控制CHF的關鍵措施。同時注重患者生理和心理護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積極鍛煉,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