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術君
摘要:豬鏈球菌病不僅會影響到豬的養殖經濟效益,而且還可能會威脅到人的健康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對其加強檢疫和防治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主要對豬鏈球菌病的檢疫及防治進行相關探討,以期能為相關工作的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鏈球菌?。粰z疫;防治
1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分析
豬鏈球菌病在春、夏、秋、冬四季均可發生,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秋初和夏季的發病率稍高,死亡率也更高。不論豬的品種、大小和性別,都可能感染發生該病,以帶菌豬、病豬、病死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可通過開放性傷口、飲食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如病豬的糞尿污染了水源、飼料,且被其他豬進食,便可能導致大范圍的發病,人亦有可能受到感染而發病。在未發生過該病的新疫區,該病的傳播發展速度可能會非常快,而且往往呈跳躍式暴發流行或成片流行,死亡率較高。流行時間通常在2-3周左右,高峰期在1周左右。老疫區主要呈局部流行或散發流行。
2豬鏈球菌病的活體檢疫
2.1急性敗血型
該型病豬的發病突然,體溫會明顯升高,達到42℃左右甚至更高。病豬眼結膜潮紅、流淚,食欲銳減,精神萎頓。糞便干燥,鼻液呈漿液性質,且鼻液增加,發病1天之后,病豬的癥狀會明顯加重,出現疼痛、關節腫脹等癥狀,甚至無法自行站立。部分病豬會出現昏睡、空嚼、磨牙和轉圈等癥狀,還有的病豬其背部和頸部的皮膚會出現大范圍的潮紅、充血。發病后期,病豬體溫明顯下降,呼吸出現困難,1-3d內死亡。
2.2腦膜炎型
該型病豬在發病初期會出現體溫升高,鼻液呈漿液性質性質,便秘,食欲減退、不食。隨著病情發展,病豬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空嚼、磨牙、轉圈、運動失調。再后期,如果有人接近,或是觸碰其軀體,病豬便可能發生抽搐、尖叫甚至是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多數時候病豬側臥于地。再到后期,病豬四肢會做無意識的“游泳動作”,昏迷不醒,出現角弓反張等特殊癥狀后,病豬便可能會死亡。
2.3關節炎型
該型病豬通常是由急性敗血型病豬轉變而來,也有部分的病豬從一開始就為該型。其具體表現為疼痛、關節腫脹、跛行,甚至是倒臥于地,無法正常的站立,觸碰關節處病豬表現極其敏感,食欲明顯下降,大幅度消瘦,最終可能會因為過度的衰弱而發生死亡。
2.4淋巴結膿腫型
該型病豬主要為淋巴結、頸部、咽部、頜下膿腫,淋巴結表現為豎硬、腫脹,病豬可覺熱痛感,使其自身的呼吸、吞咽、咀嚼動作受到嚴重的影響,膿腫成熟中央變軟后,會發生自然的破潰,破潰后傷口可逐漸的愈合。
3豬鏈球菌病的肉尸檢疫
豬鼻黏膜可見出血、充血,呈明顯的紫紅色。喉頭、氣管部位,有大量的泡沫,且充血情況同樣明顯。肺、肝和脾、腎等實質性器官,以及胃腸道、淋巴結充血、出血,胸部、腹部和心包腔存在積液,積液中有纖維素絮狀物。關節腫大者,其內有膿性物質。脾臟多為紫黑色,較正常脾臟相比,腫大明顯,觸之柔軟,但容易脆裂,少數的脾臟邊緣存在黑紅色結節。腦膜存在充血、出血,病情嚴重者直接為溢血。解剖后,于腦切面能夠看到出血點,灰質、白質明顯。部分的病豬其腎臟會非常明顯的腫大,較正常相比,可大至2倍,還有部分病豬在其膽囊壁、腸系膜、胃壁、背部、頸部以及頭部等,可見膠樣水腫。
4豬鏈球菌病的防治
日常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飼料、飲水和環境衛生。每年4月初和10月初各免疫一次。對發病的疫點要采取封鎖,對病畜進行隔離治療。病豬嚴禁上市,病情較輕的,康復14d后才可宰殺。內臟及毛、蹄等殘留物應一并燒毀或深埋,對病豬污染的圈舍及周圍環境用10%石灰乳進行徹底消毒。
5結語
為了確保豬的養殖經濟效益,保障人的健康安全,我們必須要對豬鏈球菌病加強檢疫和防治,從而消除和控制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