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
摘 要 良好的學習品質是一個人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認知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時期,并且這一時期的幼兒有很強的塑造性,為了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就要滿足幼兒的需要。因此,我們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細化區域游戲規則,鼓勵幼兒參與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培養幼兒優秀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 幼兒;游戲;品質
中圖分類號:G616,G613.7,S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043-01
一、細化美工區域游戲規則,培養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
(一)游戲前,明確美工區域規則
活動規則是區域活動的一種行為規范和準則,在游戲前教師應該明確游戲規則為幼兒講解,這樣才能讓幼兒有意識的遵守規則,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如小班主題活動《花兒朵朵》拓印畫,幼兒從家里帶來可樂瓶、叉子、毛球、紙卷蕊等。游戲前老師用圖譜向幼兒們講明游戲規則:
(1)每次進區的人數;
(2)要保持安靜;
(3)要學會細心、耐心的完成作品;
(4)用顏色表達心情想法;
(5)愛惜顏料;
(6)自己獨立動手完成。幼兒靜靜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做完后還自己主動清理桌面收拾顏料,可見在游戲之前為幼兒們講解游戲規則的重要性。
(二)活動中,強化美工區規則意識
幼兒本身的自制力較差忍耐力有限,不能長時間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抓好美工區域活動規則的意識,是保證美工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在美工區制作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循序漸進的觀察幼兒的表現,使美工區規則內化在幼兒的潛意識里,形成自覺的行為。在活動中如果幼兒表現好了自覺遵守了規則,應該及時給予幼兒表揚,可以為幼兒豎起大拇指,甚至對幼兒笑一笑對幼兒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另外同伴的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幼兒在同伴的帶領下將會有越來越遵守秩序,長此以往規則變內化成幼兒們的潛意識,遵守規則將會變成幼兒們的習慣。
(三)活動后,進行必要的師幼互評環節
在美工區活動中對幼兒表現的進行有效評價,不僅對幼兒規則意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對下一個游戲起導向作用。在《玩轉紙箱之我蓋的新樓房》活動之后,幼兒們把自己的作品擺在展區,由幼兒談自己的想法以及創作的過程。之后老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簡單評價,最后幼兒互相評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幼兒最喜歡這個環節,每個人都侃侃而談,不管是夸獎還是提建議都很快樂接受。在這個環節里不僅收獲了創作的快樂,更學會了找別人的優點接受別人建議。
二、鼓勵幼兒參與美工區域活動創設,促進幼兒主動性發展
在我園的課題實施研究中《錫紙變變變》活動,幼兒對于錫紙畫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都能開動腦筋專心的完成自己的創作,活動中他們嘗試運用各種方法進行錫紙的拓印如按壓、拍打等技法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創作。在活動中我們還發現幼兒對錫紙的立體性方面更感興趣,做立體圖案時更加的專注,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通過這個案例幼兒參與到幼兒園美工區域活動創設中來,他們會給我們不斷地驚喜,并且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也較能促進主動性發展。
三、注重低結構材料投放,激發幼兒探究游戲的興趣
在區域材料投放時,老師也要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年齡特點,以低結構材料投放為主促進幼兒的智力和社會能力。如中班《玩轉紙盒紙箱》活動,老師請家長與幼兒進行調查紙箱可以做什么?提高幼兒對紙箱紙盒廢物利用的認識。并與幼兒一同準備區域材料藥盒、牙膏、化妝品等小紙盒、美工刀、尺子等。在活動時幼兒對高層的樓房觀察能夠細致觀察,能將每一層的門、窗戶、陽合等細節表現的十分好。還能將每一層樓房窗戶、陽合的排列、色彩及外墻的裝飾等內容。活動后,教師在材料的投放中添置新材料,給予幼兒逐漸深度探索紙箱玩法的機會,使幼兒在與材料更深入的探索互動中激發創造性,獲得成就感。
四、重視美工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策略
(一)有效觀察,記錄幼兒游戲中的行為表現
小班《好玩的顏料》活動中,宇秣拿了一個老師事先剪好的雞蛋拖在手上看了七八秒,又用右手食指沿著雞蛋拖的邊緣來回劃了劃,最后把把雞蛋拖放在桌面上旋轉著玩,看見雞蛋拖轉動了起來,露出了開心地笑容。玩了約2分鐘,她左看看,右看看,于是拿了排筆沾了沾水粉顏料,開始在雞蛋拖內圈刷色。來回重復地涂刷著,一直到粉色顏料占滿雞蛋拖內圈。直到全部把雞蛋拖刷完,一朵美麗的桃花出現了。在這個活動中老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一方面認真觀察幼兒與同伴、材料之間的互動方式,另一方面就是記錄幼兒們在游戲中的表現,針對不同幼兒的表現給出相應的意見,才能更好地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品質與能力。
(二)適宜分析,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學習品質
在我所帶的班級里,翔翔是典型的一個經常和其他的幼兒打打鬧鬧有時候會發生肢體沖突,特別是在美工活動中遇到自己喜歡的操作材料時不守規則甚至搗亂影響班里的秩序。因此,我采用鼓勵的方式進行教育,我表揚了班里幫助老師收拾玩具,參加游戲積極認真的小朋友。趁這個機會我和翔翔聊天談論某個小朋友的表現,翔翔雖然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是我知道我傳遞出的信息幼兒已經接收到了。從那以后翔翔還是那么自信,但是行為上有所改變,我懂得他也想做一個好幼兒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也從不吝嗇對翔翔的表揚,我相信翔翔的轉變即將開始。
(三)推進游戲,支持幼兒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
游戲需要老師來精心設計并推進,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有所收獲與發展。如中班《蛋糕制作》幼兒對橡皮泥非常感興趣,做出了各種東西有小花小草作為蛋糕上,這時一個興奮的聲音傳入我耳中,看生日蛋糕。原來婷婷把彩泥滾成球,又把它略略壓扁真像一個蛋糕。這時她把蛋糕推向浩浩“給”但浩浩并沒有回答他,于是婷婷又把蛋糕拿回自己面前,把它揉成了香腸狀。過了一會兒,浩浩和婷婷把小彩泥球揉在一起,滾成大球又把它拉開揉捏。他們非常開心地拿給我看“老師你看,饅頭”真的好像一個大饅頭,我笑了笑說你們真棒。他們很高興開心的笑了。通過這個案例教師在指導活動時,首先應對幼兒想做什么,怎樣做和幼兒有可能怎樣做要有心理準備。其次觀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導在后。給幼兒一定的空間去發揮。最后在仔細的傾聽幼兒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想看問題,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推進幼兒游戲。
參考文獻:
[1]王曉瑩.基于審美的美工區活動推進策略.福建教育.201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