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要】隨著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布局的規劃,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深入研究,勇于探索,總結經驗,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促進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好地發展。面對這一難題,本人認為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后勤管理,首先要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努力探討農村學校寄宿制管理模式中,通過制定各項嚴格的規章制度、確立各種行為標準;其次明確全體教職工的職責分工,做到責任到人,嚴格考核制度;不斷培養寄宿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努力提高寄宿生的自理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和辦法,來強化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關鍵詞】完善 農村寄宿制學校 管理機制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立項[GS(2015)GHB0881]):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探究。
【中圖分類號】G757;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34-02
隨著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布局的調整,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如果這一塊工作沒有做好,就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影響到“和諧校園”的建設。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深入研究,勇于探索,總結經驗,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促進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好地發展。
一、制定規章制度 規范行為標準
為確保寄宿制學校有一個安全、和諧、美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生的集體生活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促進寄宿制學校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因此,針對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全體師生的行為標準。
二、明確責任分工 落實責任到人
農村寄宿制學校應依據制定的各項制度,從學校負責人員、值周領導、值周老師、生活指導教師、宿舍管理員等職責進行明確分工,并做到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到責任到人,并通過每一件事、每一個環節,詳實記載,實行精細化管理,才能夠使農村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三、加強自主管理 提高自理能力
為了豐富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各項活動,嚴格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和寄宿生管理制度,有效的進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與訓練,使之養成自主管理意識,努力提高寄宿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培養他們關心集體,積極進取的意志和品質。寄宿制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各類豐富的競賽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并發揮他們的才華,充實寄宿生的課余生活,同時對于優秀學生給予表彰獎勵。這樣才能夠以活動為載體來管理和培養學生,有利于學校工作的統一管理。
四.樹立人性化管理 創建和諧的校園
1.提高認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寄宿學生數比例逐年增大的現狀,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寄宿制學校后勤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師生支不支持,擁不擁護,滿不滿意作為后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辦師生滿意的學校后勤。
2.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逐漸消除負面思想。
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開展住校生民主管理,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及時反饋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輪流上崗,輪流監督,從“要我做好宿舍工作”到“我要做好宿舍工作”。教育和鼓勵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講禮貌,講文明,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孝敬長輩,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堅持以正面的教育為主,逐漸消除負面思想。
3.堅持全員參與,協同管理。
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頭萬緒,任務艱巨,工作難度大,這就需要以生活指導教師為主導,其他班主任、輔導員、科任教師、值周領導、值周教師和宿舍管理員共同參與,全員參與,全方位管理,精心呵護,進行教育,表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要求,注重對寄宿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4.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給學生美的熏陶。
作為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除了搞好學校內務工作外,還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這就要求全體師生要動腦動手,美化育人環境,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舒心、舒適的生活環境,給他們以美的享受,陶冶他們的情操,讓同學們受到警示,得到啟發,提高自覺性,產生責任感。
作為民族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應牢記“管理、服務”兩個職能,建立健全以主管后勤副校長為首的后勤指揮系統,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后勤骨干,形成穩定的各有其長的后勤隊伍結構,才能促進寄宿制學校后勤工作達到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人性化,促進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持續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