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敬雷
【摘要】郭家海在《依傍“例文”,實現讀寫有效升級》[1]一文中指出,精選例文要切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給出了三點理由:例文是古今中外優秀作家的作品,符合學生的審美需求,適當高于學生現有的心智發育水平。這一觀點解決了選擇例文時的困惑:為什么我們認為可以模仿的好文章,學生卻模仿不來?郭老師默認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對例文合理理解、定位。本文就以《老王》為例,談談如何對例文進行合理定位。
【關鍵詞】《老王》 明體 定級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49-02
一、明體
定位的首要任務就是明體。明體,就是辨明文體。大多數人認為:《老王》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老王”形象,表達了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它是一篇寫人散文。實際上,本文確實是一篇寫人散文,但作者真正要抒發的就是對老王的深深的“愧怍”,而不是所謂的“關心、同情和尊重”。請看: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①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他面色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②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③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④然后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從①④可知,作者對老王的關心是有階級代溝的、有些利益交換式的關心。從②可知,作者覺得當時的老王很“可笑”,句中隱藏著一絲冷漠。從③可知,作者對老王的真心真情感到意外,因為作者對老王缺乏真正的“關心、同情和尊重”。這樣一梳理,作者的“愧怍”就有了來路,“愧怍”就是因為當時作者缺乏對老王“真正”的關心、同情和尊重。作者也在借“愧怍”呼喚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關心、同情和尊重,呼喚人道主義精神,還在借“愧怍”批判自我,批判知識分子階層。
二、定級
定級,就是依據層級表從專項的角度確定例文的當前狀態。層級表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診斷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激勵的作用,簡單而準確地呈現出教師和學生的欠缺之處,促進教與學的進一步提升。層級表對于等級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所以用它來評定例文,其效果會比其他方法更好。層級表的應用對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
《老王》是一篇寫人散文,可以根據《寫人散文層級表》對它判定級別。
A+級第①點體現在:“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A+級第②點體現在:“我一定要給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等。老王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為一個愿意坐他車的主顧裝半寸高的邊緣和滿懷訣別意味地去送雞蛋香油等表現了老王是一個忠厚而不幸的底層勞動者,體現了層級表中的A+級第③點,而“有精彩的細節描寫”則主要體現在:“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由此,可以把《老王》判定為“A+級”。
在“明體”的基礎上依據層級表對例文進行“定級”,基本上就完成了對例文的“定位”。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層級表的理解,又讓學生有了此類文章較為清晰的等級標準,為后面的仿寫、修改、定稿(寫作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家海.依傍“例文”,實現讀寫有效升級.作文通訊.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