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華
【摘要】史料是培養歷史思維的基本素材之一,在歷史教學中引進史料,有助于學生直觀的、近距離的感知歷史,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慎重的運用史料,提高知識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改善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從教材史料教學的實際出發,通過總結和思考,提出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一些途徑。
【關鍵詞】史料 高中歷史 歷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55-01
所謂歷史,就是指已經過去的事情。對于歷史我們只能借助相關工具去再現、去感知、去體驗、去理解。史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歷史事實,對于歷史的認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之后的高中歷史新教材中出現的與主題知識相關的“資料回放”、“歷史縱橫”等的恰當運用可以幫助教師提供課堂質量。
一、史料概述
史料,顧名思義,就是人類在歷史過程中遺留的一些痕跡,也就是構成歷史的材料。歷史上的史料很多,包括典籍、筆記、民謠等等,史料是正確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教學想要開展有質量的教學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證據確鑿,就必須要合理引用史料。史料可以分為兩類,既包含原始史料、撰述史料、文藝史料的文字史料,以及用圖片形式反映歷史的圖片史料。
二、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史料對于歷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有很大幫助。在實踐中史料教學運用于高中歷史課堂產生的作用如下:
1.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擁有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史料具有豐富的內涵,其中包括不少內容生動有趣的小材料,可以用這些短短的史料記載來引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趣短小的文字史料以及淺顯易懂的圖片史料,可以很容易的插入高中歷史教材,在不影響歷史教材排版的情況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求職的欲望,能夠更容易取得比較理想的高中歷史教學效果。
2.深化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歷史思維
史料可以直觀、生動的反映歷史發生的原由與經過,可以有效地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既深化教材內容、活化歷史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和擴大學習資源,幫助學生仔細、直觀、準確、有效的領悟歷史知識,加深對歷史事件的影響。
3.有理有據,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歷史、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從歷史經驗中成長為有思想有作為的人,而不是簡單地背誦某種問題的正確答案或者所謂的權威解釋。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提供更多相關的歷史史料,讓學生自己在足夠多的資料、文獻以及相關的學術觀點中,自主探索和研究歷史事實,最后教師通過對史料的進一步分析,來印證教材提供的結論,以及自己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或感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也能通過探索與創新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
三、史料教學應該注意的原則
1.史料教學要科學合理的進行
史料知識是學習歷史知識的一種輔助手段,對于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肯定意義。但是史料的選擇要慎之又慎,用史料重現歷史所涉及到的問題都比較復雜,史料的來源又多又廣,在辨別正偽以及選擇與教材知識相關的文獻過程就比較麻煩,在如何獲得有效信息以及對有效信息詮釋方面也存在著很大困難。在將史料引進到實際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擦亮雙眼,確保史料的正確合理,在指導學生搜集史料時,要教學生辨別史料真偽的一些技巧和手段,還要培養學生在實際收集過程中學會總結相關經驗。史料教學的效果比較明顯,但是總的說來史料的尋找卻比較困難,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科學的使用史料。
2.史料選擇要適量慎重
盡管史料的合理使用可以很大程度的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史料的運用要合理有度,在大量的史料中學會取舍,避免出現史料無限制的濫用加重學生的閱讀負擔以及影響教學進度的問題。教師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應該圍繞教材內容、重難點、大綱要求,選擇一些最典型、最具有啟發性的史料作為歷史學習的素材,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歷史思維能力的發散性培養和自主創新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
四、史料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方法
1.立足教材,充分利用課本中選取的史料
在高中課本中,史料出現的位置各不相同,相對而言出現在課后習題部分的史料較多。對于這些具有思考意義的史料,教師的重視明顯不夠,很多教師都不會進行專門講解,只是在時間比較充足的情況下一帶而過,不能合理的利用這些圍繞教材重難點選取的具有典型性、啟發性的史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相反地,教師應該加強教材中出現的相關史料的重視程度,將史料合理有機的融入教案當中,幫助學生快速有效的攻克重難點,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從史料中獲得相關信息,充分發揮史料擁有的作用,促進歷史教學內容的豐富度。
2.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恰當補充相關史料
由于受教材的排版以及裝訂的影響,課本中出現的史料相對有限,不足以有效的說明一些知識的重難點問題,對學生理解歷史知識沒有太多的幫助,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正視到這些問題,進而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充分引進相關史料補充相應歷史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五、總結
總之,史料教學的運用可以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新課改的今天,史料教學融入歷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夠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能夠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新民.英國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經驗及啟示[J].歷史教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