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邦凱
【摘要】語文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和多媒體的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將語文難以解決的問題得以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地理解文本,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以及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以此,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課教學中更好地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把握關鍵,更好地將語文教學提高到更高的高度。本文筆者就此進行了深入地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媒體教學 整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56-02
初中語文和多媒體的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將語文難以解決的問題得以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地理解文本,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此,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的文字、圖像、視頻、聲音和動畫于一體,在語文課教學中更好地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把握關鍵,更好地將語文教學提高到更高的高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展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下面就結合自己多年從事的教學實踐談談感觸和嘗試。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把語文課堂教學興趣激發出來,至今為止,多媒體是一個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它集投影、錄像、音樂、計算機動畫等多功能于一體。完全可以使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錄音教學讓學生增加學習樂趣。因為聲音是表達情感的唯一重要手段,它可以傳達人類的信息。比如,我在執教《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的時候,我在泛讀課文的時候,讓學生伴聽著音樂,教師的情感朗讀加之音樂的烘托,使學生產生了心潮澎湃的激情,于是進入到了課文中的動人事跡之中,學生對邱少云激動人心的事跡深為感動,邱少云的高尚集體主義精神和誓死遵守紀律的行為大為震撼,于是學生也就產生了識大體、顧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使學生暗暗地樹立了學習英雄的信念,為下面的分析課文奠定了基礎。如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起到了應有的效果。其次,利用影像營造熱烈的教學環境。課文都是文字表述,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形象思維占主體,因此,利用多媒體影像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度。比如,我在執教《桂林山水》一課的時候,我就采取了多彩的畫面把大海的壯闊、香山的紅火、桂林的清秀、西湖的如鏡、漓江的清澈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重點
文本的解讀就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掌握那些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的問題。而教學重點和難點往往是困擾著教者的最大障礙,而多媒體步入課堂教學就能夠輕松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多媒體能夠把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具有直觀性。多媒體這種形象化的表達加速了學生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聯系,化動為靜。教師利用這種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解決了對重點教學的突破,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以靜化動的手段提高學生的感悟力,解決教材教學的重點問題。比如,我在執教《 燕子》一課的時候,對于課文中出現的燕子的動作“橫掠”一詞很難理解的時候,我就用多媒體將燕子飛行時候的動態在屏幕上展現給了孩子們,他們于是就很快地理解了這一詞的含義,很順利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化文為圖的教學手段,課文的難點是讓教者最撓頭的事情,往往是枯燥的語言難以解釋清楚。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我們教學一個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理論,另一個就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學生的大膽的想象和聯想,只有他們大膽地進入想象階段,他們的創新能力也就迸發出來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更加快捷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我在執教陸游的《示兒》一首詩的時候,我設置了一個八十歲陸游老人叮囑兒子的形象,他那臨終前用顫抖的雙手費盡最后一絲力氣寫下的絕筆詩,以此訓導兒子不忘報國之志后與世長辭的生動畫面,淋漓盡致地肖像無時無刻地打動著學生的心靈,他們深深感受到了陸游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想象陸游的面部表情、動作以及當時內心的活動,就會使學生的腦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現一位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可敬的愛國詩人形象,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這個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只有以先進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樂于學習,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地展示了他們課堂教學的主體性,所以,我們要提高多媒體教學方法,領會新課標,挖掘新教材,更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加有利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