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飛 仇佩虹 衛濤 蔡文選 黃祖勝
【摘要】醫學院校教師普遍缺乏專業化的教育教學知識。微格教學法是一種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我院化學教研室試圖通過探索使用:理論學習→導師指導→試講考核→實踐訓練的微格培訓方式,達到短時間內提高新任教師教學技能,保證高校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微格教學法 醫學院校 新任教師 教學技能
【課題】溫州醫科大學2017年校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課題名稱:應用微格教學法提升教研室新任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課題編號YBKG20173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40-02
醫學院校,由于學科特殊和專業特點,引進的新教師大多畢業于非專業性的教育師范類院校,沒有系統接受過教師教育的專業化訓練,缺乏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探索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高校新任教師的教學技能具有重要意義[1]。
微格教學于上世紀 60 年代由美國斯坦福大學 Dwight Allen 博士創立,是一種利用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和多媒體技術,根據反饋教學原理,對受訓者施行分階段的教育培訓活動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快速有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方法[2-3]。我院化學教研室承擔全?;瘜W基礎課的授課,近些年<35歲青年教師比例逐漸增多,現已接近30%,青年教授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都有所不足。為盡快提高化學基礎課程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化學師資隊伍,從而有效保證本科生的學習質量,筆者將微格教學引入到我院化學教研室青年教師的培訓中,取得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化學教研室近三年新進博士學歷教師共5名,進行培訓。教師年齡為27~33歲,平均年齡為29.80歲,三名男性兩名女性,全部為講師。
1.2方法
1.2.1理論培訓
首先讓新任教師了解微格教學的概念、步驟、作用和意義;各項教學技能的劃分及各種技能的類型、內涵、作用、設計運用的要求、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等,使新教師對微格教學培訓方法有一個全面了解。
1.2.2組建教學師資
實行導師帶教制度。給予每位新任教師安排一名教齡十年以上的教學導師。新任教師聽指導老師至少20學時的課程,學習授課技巧。同時教學導師對其教學行為全面跟蹤、指導,促進新教師遵循教學規律,重視教學技能的規范性。
1.2.3教學試講
新任教師在聽取指導教師上課的同時,進行四輪試講,每輪試講相隔4周。五名新任教師選取合適的授課章節進行試講,每人試講10-20min,五名指導老師作為評委,30名學生作為聽眾。試講全程錄制視頻。視頻錄制完成后,學生和指導教師當場進行評分反饋。通過錄像反復回放,新任教師進行自我評價及導師指導。
1.2.4正式授課
試講結束后,進行正式授課,授課對象為藥學本科一年級學生,課程為醫用化學實驗,上課過程全程錄像視頻,學期末學生進行評價反饋。
1.3評價指標
分別以教態教姿、教學語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五個方面進行評分,每項10分,總分50分。
1.4統計學方法
培訓過程教學評價結果相關數據輸入電腦,并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分析。進行τ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3.討論
高校新任教師具有較深的學科專業背景與較強的成就動機,但是目前由于我國高校教師職前資格評估考核認證體系的短缺以及高校教學的需要,新教師往往剛入職就要登上講臺對大學生進行授課。角色的巨大轉換和教育知識、理念與技能訓練的欠缺,使新任教師在教學中會出現諸多的不足和問題[4]。因此,對于新教師教學技能提高的問題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新任教師教學技能訓練迫在眉睫。
本項目首先對新任教師進行微格教學理論培訓,講解微格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微格教學提供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把綜合復雜的課堂教學技能加以歸類和分解,通過“講課—觀摩—分析—評價”的方式,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在職新任教師進行反復訓練,使受多種因素制約的教學能力培養變成有目標、可觀察、可描述、可操作的教學技能訓練[5]。接下來對新任教師實行“導師制”強化教學技能,即新教師人職后,教研室指定老教師帶教。新教師跟隨老教師聽一輪課,學習授課導人技巧、教案書寫、備課方式、教學語言組織、提問和講解的細節處理、如何演示、板書書寫的規范化、課堂組織的理性化、結束課時引導學生復習及預習。項目最后進行試講考核及實際課堂評價。新任教師進行四輪教學試講,試講過程全程錄像,并由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四次試講結束后進行實際課堂教學。本項目利用了錄像機作為課堂記錄手段,新任教師可以通過錄像的局部定格、分解指導,對不足之處進行矯正,同時也可以從第三者立場來觀察自己的教學活動,收到“旁觀者清”的效果,讓受培訓者從多角度看到自身細節的不足[6]。
表一顯示,實施微格教學后,受訓者的所有教學技能評分逐步提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微格教學法能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評價分別以教學姿態、教學語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五個方面進行評分,每項10分,總分50分。在第一輪,即培訓初,新任教師對教學的技能了解不深,試講后,指導老師和學生的評分不高。隨著微格教學培訓的進行,新任教師通過聽取指導教師的指導與課堂現場的學習,逐漸掌握教學的一些技巧,例如,如何備課、如何引入課程、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組織語言等技巧,并且通過試講后的錄像視頻,了解自己講課時的不足,進行自我總結評價。在第二次至第四次試講過程中,評分逐漸提高,取得優異的評價結果。
試講結束后,學院安排五名新任教師進行實際課堂的教學,課程為醫用化學實驗課,學時為32學時,每次實驗課程同時進行錄像。學期末課程結束后,學生進行評價。經過微格教學法的培訓,五名老師的最終評分結果都為“非常滿意”。評價結果說明微格教學法對提升化學教研室教學能力具有顯著效果。
4.結論
總之,通過本教研室的研究證明微格教學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能夠有效改善教學教法,加強新教師的基本功訓練,促進新教師的成熟,使新任教師真正的成為一名有責任心、有能力的教師,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可以作為高校加強和培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賴玉華,陳梅.新課改背景下微格教學的創新發展[J]. 教育與職業,2016, 11:116-117.
[2]王斌華.教師評價模式:微格教學評價法[J]. 全球教育展望,2004, 33:43-47.
[3]劉鸝,安玉潔.微格教學的多元化架構[J]. 電化教育研究,2005, 9:55-59.
[4]陳霞,楊緒海.淺談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微格教學提高高校新教師教學技能[J]. 時代教育,2014, 15:168.
[5]全建強.微格教學的歷史、發展與重構[J]. 歷史教學問題,2017,1:121-124.
[6]孫茜.王艷杰.微格教學在提高護理教師教學能力的應用及思考[J].醫學信息,2016, 29:12-13.
作者簡介:
馬云飛(1990-),男,漢族,江蘇省徐州市人,溫州醫科大學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化學材料的制備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