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鐘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92-02
美術教學是中等專業學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素質教育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美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讓學生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想要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不再一味的進行繪畫技巧的教授,還需要讓學生對美的感受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注重內在的理解和感覺,其無法通過繪畫技巧的傳遞而表達出來。而體驗性學習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和情感進行深入的體驗,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一、實施體驗性學習的意義
1.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中專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沒有一個清晰的感悟,在實際進行繪畫學習的過程中,其創作靈感比較少,創作的作品也很少具有深遠的意境。而且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一般都是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拓展,導致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也思維比較局限,無法將真實情感表達出來。想要改善這種教學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光要進行知識技巧的傳遞,還要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一個豐富的體驗,感受到教學內容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進行美術教學,讓課堂內容變得靈活有趣,將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熱情,使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創作思維的培養。
2.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一味的進行知識的灌輸,不停的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練習,不利于對學生創新的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也局限于狹小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己去看、去聽、去想,讓學生用心去感受。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實踐活動,可以在進行雕塑工藝品教學時,讓學生對工藝品進行全方位的觀看和觸摸,了解不同材料工藝品之間的差異。也可以進行課外寫生,讓學生們感受大自然,積累不同的寫生感悟,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可以實現情感表達,將自己內心的感受通過繪畫表達出來,不但提升了作品的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實施體驗學習的途徑
1.注重學生與美術知識、美術學習活動的交融
在應用體驗性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將學生與所學的知識和各方面的學習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整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轉換能力,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每個科目的教學內容都是固定的,在使用教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方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也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擴散,所以教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非常矛盾的。在實際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教學防范時,教師需要在教材原有特性上進行變革,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開放和靈活,將教學內容中的潛在價值挖掘出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體驗。增加美術課堂的生活情趣,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感興趣,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積極的參與進來,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關注學生體驗過程
(1)提供交互式的學習平臺
在體驗式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同時也不應對學生的自由和相應情感交流進行阻礙,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信息交流中來。提供更為適宜的活動環境,讓學生進行想象,在輕松的范圍中尋找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引導學生在富有情趣和自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和技術方法,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2)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創作潛能的持續發揮,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和體驗,教師應精心設置課堂,從而將教學的內容作為學生體驗的內容,建立自主探究和自主體驗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美術教學課堂上,從體驗氛圍的營造、學習團隊的組建,到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包括學習成果的呈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實踐機會,以及更大的創造空間。
(3)關注學生的參與
體驗性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改革,實現了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體系,建立了課外與生活聯系和溝通的教學模式,豐富了美術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討論、游戲、表演、創作、展示、欣賞、評價,使實踐活動貫穿于學習探究的全過程,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動腦、動手和動口,參與到實際的體驗學習、創作構思的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通過親身感知、直接體驗、主動觀察、動手動口等方式,對外部世界和自我重新認識,在無形中實現認識、技能、情感、態度、道德的變化和發現,提高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