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芳 岳靈芝 秦宇 鐘濤
【摘要】教學視頻有生動形象,可視化,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比較樂意選擇的學習方式之一。為了讓學生盡快理解掌握海面城市這一理念,提出了拍攝情境式案例教學視頻,選擇在南京老門東。老門東是金陵古城的城市之根,長干故里的核心之地,明城墻下的繁華之京,十里秦淮的人文之所。海綿城市的“滲、滯、蓄、凈、用、排”六字箴言被有效地運用到了它的規劃建設中。本視頻主要從生態樹池、景觀渠、滲透路面、水循環利用等專業的角度介紹,也展現了老門東人文和諧、綠色生態的一面。視頻的完成為大學生提供了生動有趣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情境式案例 教學視頻 海綿城市 水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44-01
一、背景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海綿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海綿城市建設。自海綿城市提出以來,全國共設置了30多個海綿城市試點。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海綿城市能明顯改善城市水環境,水生態得到進一步優化,水文化也能得到廣泛傳承,同時能促進城市產業發展。對于海綿城市的建設應該在未來列為重點的市政工程,在財力上相應的加大投入力度;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妥善解決存在的問題。海綿城市在小區建造,公園、道路及老舊城區的改造都有了很好的應用,主要是采用了下凹式綠地、透水鋪磚路面、植草溝、雨水渠、生態樹池等海綿城市技術。
為此,我們成立關于海綿城市視頻創作的課題組,在對其理念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通過鏡頭將海綿城市在老門東這個有歷史沉淀的街區的應用記錄下來,并將取得的視頻提供給大學生或其他群體使用。
二、創作意義及思路
1.創作意義
在近年來對生態環境的逐漸重視下,海綿城市也在一步步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那些不從事環境、市政方面工作的人還是對“海綿城市”知之甚少。也許在他們周圍都是一些海綿城市的構筑物,但是他們卻渾然不知。所以我們通過對海綿城市的理解,用鏡頭記錄下在老門東這個南京標志性的老街區的海綿城市的合理運用。短短的十分鐘視頻,也是將這個老街區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涵蓋進去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設施被發明與利用,除了視頻中的這些,其實在其他地區還有很多不同種類,設計巧妙,作用巨大,便民利民的海綿城市構筑物。我們的這段視頻旨在讓海綿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希望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能夠更好的發明創造出簡便高效的設施,讓生態文明的建設目標更快、更高的完成。
2.創作思路
主要按照以下思路開展工作:(a)最近幾年海綿城市的話題比較熱門,我們通過期刊了解了很多關于海綿城市的內容。(b)問題的提出。南京每到暴雨時候也會出現內澇問題,但是最近幾年隨之海綿城市的發展,內澇問題得以逐步解決。我們想把身邊的具體實例做成視頻向大家科普一下海綿城市。(c)選擇案例。老門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而其中有一些就是海綿城市的運用,同時在對老門東的改造過程中,將一些新的海綿城市的內容運用其中,使老門東重新煥發光彩。(d)資料查閱。我們在網上查閱了許多海綿城市的資料,同時去老門東進行了實地考察。(e)實地拍攝。隨后我們去老門東進行實地拍攝。我們從大門進去,沿途拍攝了與海綿城市的相關內容,像景觀連通渠,雨水渠,水循環利用景觀,生態樹池等。(f)制作視頻。對每一段小視頻進行了歸類,再進行剪輯。先是老門東的大門,然后一進門就是道路兩旁的連通景觀渠,景觀渠中還有水循環利用的景觀。(g)視頻腳本。介紹了一下老門東的悠久歷史,將海綿城市的東西與老門東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海綿城市的“滲、滯、蓄、凈、用、排”理念。(h)配音。請校園電視臺的同學根據腳本對視頻進行配音。(i)修改:將成品在進行觀看,大家一起提出修改意見,對視頻進行細微修改。
三、作品主要創新點及推廣應用價值
1.作品主要創新點
(1)拍攝:不僅僅拍攝了各種海綿城市的應用設施,更拍攝了許多人文、水文和諧的畫面,將人與自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水文和諧的畫面。
(2)思路:將專業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顯得趣味生動,對于觀眾來說有一定的科普性,又與生活相貼近。
(3)視頻剪輯合成:將所拍到的畫面分別歸類,有一定的邏輯性。
2.作品推廣應用價值
(1)近幾年國家提倡“海綿城市”并大力推進此項目。
(2)將專業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顯得趣味生動,對于觀眾來說有一定的科普性又與生活相貼近。
(3)本視頻既可以作為學習視頻,又可以作為觀賞視頻,讓人們感受老門東的文化底蘊,同時讓人們了解到海綿城市的基本內容。
作者簡介:
吳慧芳(1972.2-),女,漢族,浙江金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水處理理論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