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 要 在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方式趨于多樣化發展,但課堂教學仍然是現在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場所,所以利用好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同樣也不例外。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闡述小學課堂教學理念轉變、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結合、發展小班制教學模式等方面,以此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78-01
一、轉變小學課堂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小學教學理念大多是“汗水”試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多講、作業多布置、教師多催促監督,學生多努力、多記、多背、多練習。這種教學模式讓教師辛苦負擔重,讓教師教學質量差,學生學習積極性差,這和我國提出的素質教育是南轅北轍的。學生的創造力無法激發,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比較低。這就需要轉變小學課堂教學理念,讓教師教學更高的質量和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如何轉變小學課堂教學理念,筆者認為首先要做好教師重新定位,讓教師轉變為小學課堂中學生的引路人和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改變以往簡單粗暴的死記硬背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不但學到了課本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就是要傳授知識和培養相關技能相結合。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不能只注重課本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技能學習,產生了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第三就是要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創造學生積累知識的機會。教師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要積極拓展知識面,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查找課本知識之外的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最后就是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不能一味只做嚴師,讓學生看到老師就害怕,這樣的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消磨。教師要積極的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做到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二、把小學課堂積極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拓寬教學平臺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媒體技術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層出不窮,如何合理地運用這些互聯網媒體技術,成為提升小學課堂效率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關鍵。課堂教學相關的媒體技術是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實現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恰當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很好地優化了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國家積極對教育資源加大投入,各個學校也建設了多媒體教室,在硬件設施完善的基礎上,教師也應當積極的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以便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例如,現在小學生的感知水平普遍不高,現在很多小學教材內容又很理解和感知,應用現代媒體可以縮短學生的認識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在小學學習語文課上,對古詩的學習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來播放一些形象生動的古詩小故事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這時可以使難懂的古漢語言變得形象、具體。從而很好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不情愿的學習古詩詞變為主動的學習,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動態性、直觀性和反饋性的不足,大大提升了小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發展小班制教學模式、讓教師能兼顧每一位學生
傳統的課堂學生比較多,主要原因是原先我國教育資金不足造成的,現在國家在積極投入資金,發展教學小班制模式。課堂教學小班制教育大大縮減了班級人數,追求個性化教學方式和主體化的教育理念,很好的突破了傳統大班教學的局限,非常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真正落實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學課堂教育應該認真思考小學小班化教育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上,提出各個學校自己相關的研究理論做好因地制宜,教師積極學習與小班制教學相關的先進的教育觀念輔之以適宜的教育環境、適當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這樣就可以做到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
首先,教師應該為每個學生制定了“個性化教學方案”,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性格、家庭等各個因素制定出適合各個學生的教學方案,真正實現每個學生享受VIP教育。其次,要多開展小學教學學習活動,小班制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活動由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組成。根據每個學生的培養目標與教育方案,教師要為所有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學習與發展機會,比如,根據每個學生特點將學生結合日常學習活動特點分組到區域活動、集體教學、游戲與體育活動等小組進來,實現差別、個性化教學,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目的。
四、結語
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對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它們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筆者認為通過轉變小學課堂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結合、發展小班制教學模式等措施能夠真正實現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從而促進小學課堂教學的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