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陽
【摘要】近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工作,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更加講究方式與方法,如語文學習講究“不動筆墨不看書”正所謂注重“評點”式的教學,經過低中段的閱讀訓練,批注式閱讀教學能夠逐步提高閱讀質量,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批注式閱讀能夠運用簡潔精煉的語言和符號,針對相關閱讀內容進行的評語標記,此時的標注能夠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產生深刻的理解,通過批注產生一定的聯想,從而能夠更好地對閱讀內容進行有效地評價與賞析。小學階段五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借助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如運用批注式的閱讀方式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知識,更好地實現閱讀對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高段 批注式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84-02
引言
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自主式的學習,自主式的批注閱讀能夠真實地表達對閱讀內容的了解,展現出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是一種全新的閱讀學習方法。本文就目前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出發,分析當前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希望可以促進小學階段的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高學段批注式閱讀的現實意義及內涵
新課標中充分地強調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高段語文閱讀課要想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運用高效地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求教師在靈活的教學中靜靜的思考閱讀內容,可以有效地靜默思考閱讀內容,將運用更好地教學方式方法,充分展現個體性的閱讀實踐,如批注式的閱讀器能夠運用簡潔的語言和符號,通過評語、標記的方式,簡單的記錄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理解,通過學生的標注能夠感知到我國悠久的歷史。
二、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由于學生對閱讀課程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不構成閱讀知識中學習掌握知識,導致對閱讀知識難以充分的汲取養分,對知識難以有效的遷移運用,使得教師難以運用批注式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語文教學指導。
批注式閱讀教學教師方面存在自我角色認識不清,傳統觀念束縛,以及批注內容和閱讀答案不統一的現象,很多教室沒有參考一定的相關資料,沒有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特點,使得學生缺乏一定多樣性的批注,特別是學生缺乏系統性的指導,使得學生在批注過程中沒有達到一定的效率,在相關閱讀內容的研讀上,缺乏一定的效果。從學生整體層面上來看,學生的批注有失偏頗,對相關閱讀重點語句的理解不夠結合相關語言情境,很多批注內容沒有抓住重點和相關核心觀點,導致對文章內容和意義理解不夠全面,另外,缺少質疑是閱讀教學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
三、小學高學段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與對策
1.批注式閱讀教學案例與反思
例如教師在講授《草原》時,教學的理念就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此過程中要采取誦讀、批注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誦讀中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在批注中進行有思有悟,通過想象力欣賞語言。此時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自主批注的方式,分組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充分地學習文章中的畫面,真正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意境,真實地品味文章中的語言,如可以讓學生通過批注文章中關于“美”的句子,并在標注出寫出評價,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草原的追求,目的是充分地將學習時間的自主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批注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從而獲得新的創新型的思考。教師在學生批注的過程中要進行方法指導,在閱讀中勾畫出關鍵的詞句,從而真正地感受到文章中的真實情感。
2.批注形式閱讀教學策略探索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批注閱讀教學目標,根據目標,制定一定的相關標準和要求,讓學生在自主批注過程中,應用一定的相關能力,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具有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學生人文批判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針對一些文本類型的有效批注,再結合教師有效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質疑,特別是對相關內容的有效置疑,可以激發學生好奇心,有利于學生主動的發現并思考問題。
結束語
總之,批注式閱讀教學是適應新課標要求,以學生創造性和個性化的閱讀為宗旨,注重相關教學方法的應用,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通過批注式的方法,幫助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鍛煉思維,錘煉語言,逐漸培養出閱讀興趣,改變課堂形態。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中批注式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后續研究中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和完善,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質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鏡中.語文教學“四問”[J].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11(1)
[2]賈淑涵.批注:重拾文本深度對話的原點[J].江蘇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