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
在寄宿制學校,宿舍是維系學生關系的紐帶,同宿舍學生關系緊張會給當事同學的校園生活蒙上厚重的陰影,破壞學校和諧,嚴重的還會誘發極端事件。為此,班主任必須采取靈活措施,及時緩解宿舍關系緊張狀況,為住宿生營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
一、宿舍關系緊張的表現
在寄宿制學校,宿舍就像一個“小家庭”,一個個“小家庭”構成了學校這個“大家庭”。部分中學生由于好動、自控力差、性格沖動等原因,在平時的宿舍生活中極易與周圍的學生產生誤會和矛盾,導致宿舍關系緊張,主要表現為言語欺負、身體欺負及網絡欺負。
1.言語欺負。言語欺負是指同宿舍學生因為生活和學習方面出現矛盾和糾紛時,學生個體間用言語譏諷、辱罵對方或者用言語威脅、恐嚇對方的現象。言語欺負容易發生在學生宿舍打掃衛生或作息活動中,這種現象最為普遍。
2.身體欺負。身體欺負是指同宿舍學生因為糾紛而發生肢體沖突的現象,這種肢體沖突往往容易發生在男生之間,它區別于校園傷害事件,對學生人身傷害較輕。身體欺負常發生在身高、體型不對等的學生之間。
3.網絡欺負。網絡欺負是指學生通過網絡聊天室、博客、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對對方進行辱罵或恐嚇,或者利用社交軟件曝光對方隱私的現象。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欺負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必須引起重視。
二、宿舍關系緊張的危害
緊張的宿舍關系會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蒙上陰影,還會影響宿舍中的其他成員。宿舍關系緊張的狀況如果出現在多個宿舍中,還會給整個校園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1.對當事同學的危害。宿舍關系緊張中相對弱勢的一方在受到冷暴力和欺負后,通常會感到宿舍、學校是不安全的場所,并誘發一系列問題,如注意力分散、學習熱情消退、成績下降、消極情緒(如膽怯、恐懼)增多等,嚴重者還會出現厭學、逃學等行為。而相對強勢的一方會變得蠻不講理、盲目自大、愛搗亂、愛講臟話。如此,導致師生、同學關系疏遠,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
2.對第三方的危害。在宿舍關系緊張的情況下,第三方的其他學生會降低對宿舍生活的向往和熱愛,產生不安全感,嚴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他們對當事同學的看法,從心理上對他們產生厭惡,行為上會遠離和排擠這些同學,不愿與他們合作。這種排斥和疏遠會縮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圈子,影響他們形成正確的擇友觀。
3.對校園環境的危害。伴隨宿舍關系緊張而出現的言語欺負、身體欺負和網絡欺負現象嚴重違反學校住宿生管理紀律,擾亂住宿生管理秩序。這種不良現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就會不斷蔓延,最終發展成比較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如打群架、暴力手段報復等,甚至可能會誘發校園極端事件,給學校其他學生帶來恐慌。
三、宿舍關系緊張的對策
宿舍關系緊張局面的形成有許多原因,宿舍成員分配不均勢、特殊群體學生教育關愛缺失以及班主任宿舍管理不當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找準原因、科學管理,有針對性地化解潛在矛盾。
1.科學合理分配宿舍人員。在宿舍分配之初,班主任要認真摸排班級學生基本情況,詳細建立住宿生登記卡,具體包括家庭住址、年齡、身高體重、家庭收入、興趣愛好、特長等信息。分配宿舍時,要在綜合研究學生各項信息的基礎上,盡可能使同一宿舍學生身高體重相仿、家庭收入相當、興趣愛好相投,在同宿舍內部努力維持一種均勢狀態,避免各種“小集團”的產生,從根源上杜絕同宿舍學生關系緊張狀況的出現。同時,要加強宿舍人員分配的動態化管理,以學期為單位認真評估學生的各項住宿表現,及時調整宿舍人員分配。這樣,同宿舍學生在保持均勢狀態的前提下,加上志趣相投,會有效減少摩擦和沖突。
2.對特殊群體傾注愛心。留守兒童、單親孩子、貧困學生、問題學生等特殊群體學生由于親情缺失,受到教師、同學關注程度較低,在與同宿舍學生相處中容易產生許多問題,是影響宿舍關系穩定的“導火索”。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導他們融入宿舍大家庭,可以緩解宿舍關系緊張。這需要班主任時刻對特殊群體學生傾注愛心,密切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在分配宿舍時有意識地將這些學生調配開,在平時管理中要針對這些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集中進行教育。此外,要加強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個體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注重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參與班集體活動,盡快融入集體生活,減少不穩定因素。
3.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和凝聚力。班主任要通過開展活動增進同宿舍學生間的友誼和合作,提高宿舍內部的凝聚力。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制定《班級文明寢室評比細則》,把環境衛生、內務整理、文化氛圍作為主要考核項目,認真推動班級“文明寢室”評比,通過評比提高同宿舍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和凝聚力。班主任要注重宿舍文化建設,指導各宿舍認真設計制作好凸顯本宿舍特色的文化展示牌,引導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內容鮮明、形式多樣、符合本宿舍學生實際情況的文體活動,不斷提升宿舍的文化品位。要把宿舍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努力培養學生團結、友善、奉獻的品質,促進學生學會尊重、懂得感恩、樂于分享、團結互助,從而營造和諧的同學關系。
4.邀請家長參與宿舍管理。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離不開家長的協助和配合,宿舍管理也同樣需要發揮家長的智慧。家長走進宿舍,協助班主任進行住校生管理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融合的一種渠道,也是家長應盡的責任。在綜合了解住宿生家長情況后,班主任可以邀請一些善于溝通、精于管理、富有熱情的家長走進宿舍,每周選定一位家長與學生進行當面交流。家長可以針對學生如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體從衛生習慣、作息安排等方面給予指導;也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心理狀況,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生活中與宿舍同學的矛盾,幫助他們化解小矛盾、小誤會。凝聚家長的智慧對住宿生管理大有裨益,會讓學生感到新鮮和輕松,更易于接受和配合這種管理方式。
總之,寄宿制學校宿舍關系緊張的狀況是客觀存在的,由此可能誘發許多問題,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問題,靈活采取方法,科學搭配同宿舍學生,熱情關照特殊學生,邀請家長參與宿舍管理,有效消除學生矛盾,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增進學生間的友誼,最終消除宿舍關系緊張的局面。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