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摘要】高職汽車專業與目前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較為密切,而高職學校對汽車專業的實踐教學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不夠全面、缺乏一定的實踐能力,造成職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本文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對高職學校汽車專業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思考,通過思考總結出相應的有益于高職學校汽車專業全面發展的對策,旨在為該專業的建設提供些許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高職 汽車專業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229-01
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培養高素質和高能力的應用型復合人才是新經濟環境下高職學校提出的創新實踐要求,也是機械教育職業化教育階段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體系難以與現行經濟制度和體系相應的發展趨勢相適應,解決高職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實現高職汽車專業教學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為學生的就業提供良好的平臺,同時也可以幫助高職汽車專業的教學實現理論和方法的創新,加速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專門化的建設。
一、明確汽車學科職業化需求和培養目標
首先,汽車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是與汽車技術相關或汽車經濟市場相關,在專業理論和教育層次上都偏向于實踐,這種培養模式更容易融入汽車制造廠的實際工作氛圍,形成專業人才與實際需求對接的培養目的。但是國內高職汽車專業對學生的培養水平參差不齊,培養目標和實際需求多有差別,甚至差別較大,使得學生的職業化需求與其實際培養過程脫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職業化培養能力,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材和培養方案。針對高職汽車人才的需求實際進行培養。
其次,高職院校要明確職業化培養的汽車人才和普通本科教育培養的汽車人才的差異性,這一差異性體現在職業目標、教學層次、實踐和理論教學的比例等多個方面,認清這一差異的存在有助于院校改革目前存在問題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如更換更具有高職建筑經濟管理教學特點的針對性教材,加大實踐操作的比例,減小教師講授內容的比例。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幫助其在汽車專業課程中找到職業的規劃和相應的興趣點。
二、在理論和實踐結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和實踐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為了實現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目前的實踐教學體系更加側重于實踐部分,而為了實現良好的教學實踐,需要立足于學生個人,提倡興趣化教學。
這要求學校做到重視并優化開發教學,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事物的好奇心是形成基本的職業素養、發展職業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要根據未來職業與崗位的綜合需求合理設置專業課程,深度體現職業和專業教學發展的前沿,保證教學理論實時更新,實踐技能經常習練。同時要對學生加以興趣引導,院校可根據其自身定位并結合對學生實際學習興趣的調查成立更有針對性的興趣教學班,應用高質量的精品課程建設并推廣至全校,實現汽車專業人才現實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傳統的汽車專業學科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往往側重于對枯燥乏味的案例進行講解和分析,并期待學生能夠通過對題目的理解形成實踐能力、職業素養,而殊不知這種教法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將立足于現實的學科實踐變成了聯想的任務,應用以上的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更好的體現出新時期的教育訴求,實現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升教學過程趣味性
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同于一般的教學課件,其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得紙質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立體和生動,將以往紙質教材的缺點加以彌補。比如在汽車專業講授液壓傳動課程時,通過多媒體課程體系,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以及清晰的機械構造,學生通過此感覺到更好的學習氛圍,此外,學生對于汽車專業課程學習的枯燥感也將會有所轉變,這多半與多媒體顯示體系密切相關,學生在課堂上將更好的專注于學習,避免分心,同時對于課堂上教學內容的掌握也將更為準確到位,對于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汽車專業教學是多媒體應用中最完善的功能性表達,對于這門具有專業性的課程教學和學習而言,良好的環境是實現教學互動和掌握知識的良好憑借,多媒體課程可以配合教師的教學而展現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畫面或計算公式的變化圖示,恰好彌補了傳統汽車專業課堂在教師主觀授課時無法還原較真實的專業場景的弊端,學生觀看大屏幕可以獲得較多的知識信息,包括工作原理、工具的使用、PLC編程、故障診斷及排除等。
參考文獻:
[1]張旭,金雪梅.高職汽車檢驗與維修專業教學實踐模式開發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121.
[2]李少輝.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汽車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構建[J].價值工程,2017(04):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