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今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通知》強調,要制定出臺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準,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片酬限額,現階段,嚴格落實已有規定,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影視行業相關協會和組織對《通知》的出臺給予積極回應。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共同發布《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抵制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影視行業亂象,倡導成本用于制作,投入服務品質,戲比天大的行業風氣。
次日,擁有博納影視、橫店影視、樂視花兒影視、唐德影視等400余家會員單位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發表了《關于“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
兩份倡議均明確提出未來將嚴格執行有關部門的限額制度。其中,8月11日發布“聯合聲明”的9家單位進一步提出,未來公司采購或制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電視劇每集最高片酬不高于100萬元,電視劇總片酬不高于5000萬元。
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每個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超過總片酬的70%。
由于對演員、嘉賓片酬與作品制作總成本間的比例關系進行了明確規定,2018年發布的一系列通知被視為自2014年就被提出的“限薪令”的落地。2014年,由于演員片酬不斷高漲,演員片酬擠壓作品制作成本的現象引發行業多方熱議,業內希望相關部門出臺政策進行調控的呼聲愈發高漲。
2016年,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制作了“演員天價片酬”專題,指出演員天價片酬為影視制作的其他環節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對于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問題,曾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時至2018年,政策的“靴子”已經落地,期盼影視行業產業鏈由此得以重新梳理,走上健康良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