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11 月,中國電競俱樂部iG 在2018 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8 成功奪冠。
中國電子競技(以下簡稱“電競”)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書寫了不平凡的篇章。11月,中國電競俱樂部iG在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8(以下簡稱S8)成功奪冠,這一消息在社交媒體引發狂歡,《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發文祝賀。中國電競戰隊在2018年也達成了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季中賽MSI、洲際賽及S8的全滿貫目標。
這場全球賽事受到了國內電競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收看直播的人數遠超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7(以下簡稱S7)。根據直播平臺斗魚提供的數據,通過該平臺收看S8決賽日單場比賽的人數超過8200萬,而S7全部賽事的觀眾人數剛剛超過6000萬,中國電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此之前,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The Olympic Council of Asia)宣布,電競正式進入第18屆亞洲運動會(2018年8月18日—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電子體育表演項目,代表中國出征的電競國家隊在該屆運動會取得6個項目中的2個冠軍,位列單項獎牌榜榜首。2022年杭州亞運會期間,電競也將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出現。
自2003年11月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批復的正式運動項目至今,中國電競的職業化腳步從未停歇。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職業化的賽事體系、專業的投資贊助渠道及以電競為主體的相關產業鏈不斷完善,開始向游戲制作、直播、衍生品開發、粉絲經濟及影視化衍生領域拓展。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電競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競市場整體規模突破650億元。企鵝智酷發布的《2018年中國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預測,今年中國電競的產業規模將超過880億元。
2016年以來,國務院、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劃,扶持電競產業,電競用將近20年從青澀走向穩定、成熟。
時至今日,電競終于丟掉了“玩物喪志”的標簽,電競與電子游戲的區別逐漸被大眾理解,其蘊含的體育精神也開始被社會認可、接受。2018年,以新面貌重回大眾視野的中國電競步入蓬勃發展階段,雖然行業還存在人才短缺、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行業標準亟待建立以及賽事成熟度不一等問題,但強大的受眾群體、高漲的參與熱情,以及有待探索的市場藍海,都意味著中國電競行業蘊含巨大能量,充滿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