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一方面,全國銀幕數量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近60000塊,影院同質化嚴重,競爭壓力增大;另一方面,超過8成的消費者在網絡票務平臺購票,且多數消費者對影院會員制捆綁消費模式存在排斥心理,影院在與網絡票務平臺的競爭中,會員不斷流失,議價能力不斷下降,讓影城經理們壓力倍增,紛紛尋求經營新模式。
影院經營如何突圍?或許可以借鑒馬云的“新零售”模式。
馬云在2016年云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如阿里巴巴的盒馬生鮮在銷售門店中設立餐飲加工區,星巴克將消費場景細分并拓展數字業務等,都是對“新零售”模式的實踐。
那么,影院“新零售”的正確打開方式又是什么?北京耀萊成龍影城五棵松店進行了嘗試。該影城通過調整會員卡充值門檻、增加會員消費場景、組織非觀影活動三大方式,增加特定會員群體與影城之間的情感連接。這三大方式讓北京耀萊成龍影城五棵松店的會員制重新煥發生機,2017年會員充值卡消費金額達到1600萬元,相當于一個中小型影城一年的票房總數。星美影院利用星美生活App、PC端、微博、微信以及全國318家影商城線下渠道銷售生活用品、生鮮食品、電影周邊等各類產品,再加上產品的價格優勢以及影城周邊2公里免費配送的便捷服務,使影院額外獲得了商超和電商兩重身份。
“新零售”有別于傳統零售的關鍵一點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線上信息,對不同地域、時段、商圈、興趣等多維定向,影院“新零售”可以精準覆蓋目標受眾人群,幫助影院更好地排片和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獲得相對穩定的忠實觀眾群體,增加重復購票率,以此提高影院票房收入。
此外,為增強影院抗風險能力,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必不可少,其中一點就是影院需要跳出單一經營模式,拓展非票務收入比例。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除了嘗試在自家影院內增加KTV機、抓娃娃機、成龍咖啡、VR互動機等多消費場景,還計劃聯盟500家商戶,打通吃喝玩樂諸方面生活場景,讓影院成為消費場景的集合地。未來,影院或將通過“新零售”方法拓展多重身份,使經營結構多元化,重新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