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2--01
英國文壇在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的初期,便開創了“女性文學的時代”,涌現出了簡·奧斯丁、勃朗特姐妹、喬治·艾略特等一批非常著名的女作家。這些作家通過站在女性的角度對女性的命運進行審視,主張女性擁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和地位。其中,簡·奧斯丁的代表作就是《傲慢與偏見》,其成功塑造伊麗莎白這一位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擁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充分體現出了女權主義思想。雖然在這部小說中所表現出來的女權意識存在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也是一種先進的思想。《傲慢與偏見》這篇小說主要是立足于女性的角色和日常生活,更加全面地將現代社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的情況凸顯出來。女作家簡.奧斯汀通過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來凸顯當時女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傲慢與偏見》是由女性自由創作的第一部小說,而小說的內容主要是對女性在當時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主張的是男女地位平等,所以這部小說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因此,這部小說不僅具有較強的現實啟發意義,而且也為英國女性文學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共享。本文通過具體闡述《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權主義思想,旨在為深入了解《傲慢與偏見》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一、宣揚男女平等的先進意識
英國在18世紀中正處于封建社會時期,但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讓女性始終處于附屬和邊緣化的地位。當時的女人在男人的眼中,就是頭腦較為簡單,能力偏低的,片面地認為智力最高的女人也遠遠比不上智力較差的男人。但是,在《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丁的心中,卻非常反對這種歧視女性的觀念,始終堅信女性和男性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擁有同樣的智慧和能力。因此,簡·奧斯丁在創作《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時,則通過刻畫不同人物的形象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如伊麗莎白非常聰明、有主見和理性,而柯林斯牧師的見識卻非常低下,這兩種類型的人物形象則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智商并不一定就是男性的特點,而女性不一定就是愚蠢的、笨拙的。男人和女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一樣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其中,在《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其不管是在智力上,還是在能力方面都不比任何一位男士低,即便是非常優秀、聰明睿智的達西,也深深被伊麗莎白的言行舉止所吸引和折服。這主要是因為伊麗莎白突破了自己固有思想的禁錮,走出了傲慢與偏見的誤區。從這個角度則可以襯托出伊麗莎白是一位非常聰慧、思維敏捷且非常有教養的女性。作者簡·奧斯丁則便是充分利用作品中塑造的伊麗莎白這一位獨立自主、睿智聰明,且具有較強自尊心的女性對當時封建社會中的女性地位進行深深的批判,著重強調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通過取悅男性來獲得地位,女性也應該擁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
二、批判當時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隨著貴族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逐漸沒落,而新興資本主義逐漸興起,所主張的婚姻觀念由非常重視門第逐漸轉變為重視金錢。在這樣的主旨思想社會背景下,大部分男女皆在結婚的時候都并不是出于因為自己的感情,而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者是為了鞏固自己在當時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這種婚姻觀念深深根植于當時社會的中產階級和貴族。但是,女作家簡.奧斯汀所創作《傲慢與偏見》,則側重對這種重視金錢的婚姻觀念進行抨擊,并以此為主線而塑造了伊麗莎白、夏洛蒂和柯林斯。其中,根據當時社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所制定的法律的要求,因貝內特先生沒有兒子,而在貝內特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和女兒也沒有權利繼承他的財產。但是,柯林斯是貝內特先生非常要好的男性親屬,所以在貝內特先生去世之后,由柯林斯先生繼承了貝內特先生的遺產。就在貝內特先生的遺產全部由柯林斯先生繼承之后,柯林斯先生則向小說中塑造的主人公伊麗莎白求婚。由于柯林斯的婚姻觀念就是當時社會所主導的觀念,將金錢、地位作為婚姻結合的重要標準。但是,主人公的婚姻觀念卻非常前衛,在她的思想意識中并不將金錢和地位作為主要的內容,所以當柯林斯將她求婚的時候,她果斷地拒絕了柯林斯。當柯林斯被伊麗莎白拒絕之后,伊麗莎白則立刻向夏洛特求婚,想借助夏洛特的社會地位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樣從柯林斯的幾次求婚中能夠清晰地看出,柯林斯都沒有一點點真心。伊麗莎白與夏洛特的婚姻觀截然不同。夏洛特與柯林斯的結合符合當時社會所推崇的婚姻觀念,并沒有任何的愛情。在小說主人公伊麗莎白的思想觀念中,她不愿意為了金錢和社會地位而與自己不愛的人結婚,主人公希望自己的婚姻中有愛情。這樣小說中所傳達的婚戀觀充分地將女權主義意識凸顯了出來。讓傲慢與偏見充分表現了出來。伊麗莎白不愿意將自己的婚姻變成是一種交易,始終在選擇結婚對象的過程中保持著獨立和自信。
總之,簡·奧斯汀這位擁有較為敏感和超越時代的睿智,洞悉了19世紀英國女性的不幸與悲哀,將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摧殘充分揭露了出來。簡·奧斯丁的代表作就是《傲慢與偏見》,其成功塑造伊麗莎白這一位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擁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充分體現出了女權主義思想。《傲慢與偏見》充分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的風貌,贊揚了男權社會下女性對尊嚴、人格和男女平等的追求,樹立了一只獨立、自尊、自強的旗幟。這樣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奧斯汀的思想擺脫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桎梏,對女性獲得真正的自我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