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息縣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息縣 464300
感染后咳嗽屬于一種亞急性咳嗽,是呼吸內科常見疾病,主要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但咳嗽癥狀仍未消失,致使咳嗽遷延不愈,使患者的出現感染后咳嗽,臨床多以刺激性干咳為主要表現,且會出現白色黏液痰,時間可持續3-8周,甚者更長,導致病情加重,遷延難愈,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極有可能誘發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性咳嗽等不良情況,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治療感染后咳嗽主要采用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雖具有良好治療效果,但藥物依賴性較大,且停藥后易出現復發情況。而隨著中醫學研究不斷深入,中醫治療感染后咳嗽具有較好治療效果,更利于咳嗽癥狀改善[2]。故本研究進一步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感染后咳嗽51例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0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1例。觀察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22~77歲,平均年齡(51.34±10.27)歲;病程2~7周,平均病程(4.34±1.42)周。對照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52.03±11.01)歲;病程3~8周,平均病程(5.28±1.87)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3]中感染后咳嗽相關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相關診斷標準,主癥:咳嗽日久;次癥:咽喉發癢、夜間咳嗽。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病程為3~8周;無精神類疾病,具有認知功能者;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因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其他疾病引起咳嗽者;合并心、肝、腎、造血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者;近1個月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者;藥敏試驗過敏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復方甘草片(康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1153)3次/次,3次/d;口服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吉林省百年六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1570)4 mg/次,2次/d,7d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宣肺止咳湯治療,蘇葉12 g,款冬花10 g,百部10 g,苦杏仁10 g,法半夏10 g,生姜10 g,桔梗5 g,灸麻黃5 g,甘草3 g,用水煎服,1劑/d,2次/d,7 d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痰上清液中P物質(Substance Pinsputum,SP)和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咳嗽程度及咳嗽緩解時間。①分別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個療程后痰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SP及IL-8水平;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個療程后咳嗽輕重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分,咳嗽越嚴重評分越高。
1.6 療效判定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進行判定,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中醫證候積分≥85%;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35%≤中醫證候積分減少<85%;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有明顯改善,反有加重趨勢,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5%??傆行轱@效與有效之和。

2.1 兩組痰上清液生化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后SP及IL-8水平低于治療前低,且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治療前后SP及IL-8水平對比


組別 SP/ng/L IL-8/pg/L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51)502.18±10.62178.65±4.72#183.97±9.42157.34±6.57#觀察組(n=51)501.21±10.54143.49±3.04#*184.51±9.54121.34±5.64#*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咳嗽程度及咳嗽恢復時間對比 治療后對照組VAS評分及咳嗽緩解時間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咳嗽程度及咳嗽緩解時間對比


組別VAS/分治療前治療后咳嗽緩解時間/d對照組(n=51)9.59±0.202.73±3.21#7.46±1.58觀察組(n=51)9.64±0.211.72±1.58#*5.16±1.21*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8.43%(40/51)低于觀察組的94.12%(48/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目前臨床中對感染后咳嗽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是感染導致氣道上皮損傷造成上皮細胞發生脫落,使黏液過度分泌,將咳嗽感受器暴露,使患者出現持續性咳嗽。因此,及時有效的修復氣道黏膜上皮細胞為主要治療原則。而相關研究[6]表明,神經源性炎癥會介導釋放的神經遞質增加炎癥反應,提高血管通透性及增加組織水腫,加重氣道反應,因此有效控住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尤為關鍵。SP是一種介質,在氣道神經源性炎癥中占據核心位置,能夠作用于多種效應細胞,促進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加重咳嗽癥狀,因此SP水平與感染后咳嗽病情發展呈正相關[7]。
中醫學將感染后咳嗽歸屬于“久咳”范疇,認為主要病機為外邪侵體、正氣不足、內外合邪作用下,導致肺氣宣降,故病位在“肺”,因此臨床治療應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為主要治療原則[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兩組治療后SP、IL-8水平、VAS評分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比對照組低。表明感染后咳嗽給予宣肺止咳湯治療效果更加,利于改善患者咳嗽程度,促進患者康復進程加快。究其原因為宣肺止咳湯中苦杏仁具有止咳化痰、降泄肺氣之功效;黃麻具有溫肺散寒之功效;生姜具有溫肺華軟之功效;桔梗具有疏風宣肺之功效,與苦杏仁一升一降,具有促進肺氣宣降作用;款冬花具有潤肺下氣之功效;蘇葉具有宣肺散熱之功效[9]。諸藥聯用共奏宣肺止咳之功效。復方甘草片是一種復方制劑,包含阿片粉、甘草浸膏粉、樟腦及八角茴香油,其中阿片粉具有鎮咳作用,樟腦及八角茴香油具有刺激器氣管黏膜,促進腺體分泌,稀釋痰液作用,利于痰液排出[10]。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是臨床中常用的抗過敏類藥物,屬于一種組織胺H1受體拮抗劑,具有緩解因過敏引起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的導致的喘息及咳嗽效果[11]。因此中西藥結合治療,相互作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咳嗽癥狀,促進患者康復進程。
綜上,宣肺止咳湯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咳嗽癥狀,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縮短咳嗽緩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