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中醫醫院,江蘇 太倉 215400
腦梗死是由于腦血管血栓導致腦血管狹窄或閉塞而引發腦部循環障礙所造成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從而引發神經功能缺損,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且發病率不斷提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1]。阿司匹林是臨床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停藥后復發率高。中醫認為腦梗死是由于氣血逆亂所致,而丹紅注射液是以丹參和紅花為主要輔以其它藥物提取而成的,臨床上已經運用于腦梗死的治療之中[2]。筆者采用阿司匹林聯合丹紅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觀察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腦梗死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51.6±2.5)歲;合并高血壓患者3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有吸煙史患者21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24~80歲,平均年齡(52.3±3.2)歲;合并高血壓患者3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有吸煙史患者23例。兩組一般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入組前均詳細了解研究內容,且自愿參與,且符合以下條件:①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度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3],且經過CT、MRI等檢查確診;②患者此次均為首次發病,且發病時間在12~48 h內;③患者未接受抗凝、溶栓、血液稀釋、營養神經等治療。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②腦出血、精神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③昏迷、抽搐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監視患者血壓、血脂等,給予降壓、糾正酸堿度、抗高血壓、抗腦水腫,二磷膽堿、活血化瘀等常規基礎治療。對照組口服腸溶片阿司匹林治療(德國拜耳,國藥準字J20080078,生產批號:8424892),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丹紅注射液(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批號:170211,規格:20 mL/支)治療,每次20 mL加入到250 mL 0.9%的氯化鈉中稀釋,緩慢滴注,每日1次。兩組連續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級(NIHSS)評分、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4]和同型半胱氨酸(Hcy)。
療效判定標準[5]:痊愈為經治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90%以上;顯效為神經缺損評分下降45%~90%;好轉為神經缺損評分下降44%~18%;無效為神經缺損評分下降程度在18%以下。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及好轉率之和。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5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ADL評分比較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NIHSS和ADL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Hcy水平比較 治療后所有患者的Hcy水平都有所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ADL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017.65±3.2914.93±1.24*觀察組4018.01±4.2111.64±0.99*#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質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腦梗死的發病率不斷提高。腦梗死已經成為了臨床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我國傳統中醫認為腦梗死是由于患者機體內氣血逆亂,正虛邪實所致[6]。王清任《醫林改錯》中有言“中風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皆為氣虛血瘀所致”,即氣虛和血瘀是中醫中導致腦梗死的病因,因而中醫上要通過益氣活血、逐瘀化痰的方案來治療腦梗死[7]。目前臨床上主要以溶栓、降低顱內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保護腦神經元、改善腦循環等方法進行治療。
阿司匹林是臨床常用藥物,可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減少血小板內血栓素的產生,從而抵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使血小板處于低活性狀態,減少血栓形成,以利于堵死的血管再通,是治療和預防腦梗死的二級藥物[8]。但在臨床上阿司匹林停藥后腦梗死再發率較高,且部分患者有阿司匹林抵抗情況。Hcy在健康正常人血液中含量較低,腦梗死會產生大量氧自由基,生物膜出現脂質過氧化,其膜結構和通透性改變,損傷神經元、內皮細胞和膠質細胞,是和腦梗死發病呈密切正相關的指標。
丹紅注射液是由丹參、紅花經過現代工藝提取而成。“升無所不降,降無所不升,無出則不入,無入則不出”,丹參為沉降之物,紅花為升浮之品,丹紅注射液合兩味藥的功效則一升一降,具有內外通和、行氣活血的作用[9]。現代研究認為[10],丹紅注射液中丹參的主要有效成分為脂溶性的丹參酮和水溶性酚類,可以起到擴血管、降血壓、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此外,丹參還能夠促進新生血管形成,恢復缺血的腦組織血供。紅花是主要的有效成分為黃醇酮、苷類、鏈烷雙醇、脂肪酸、聚烯類、甾體等成分,具有擴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側支循環的作用[11]。此外,紅花還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積,抑制內源性凝血功能,促進纖溶系統活性,改善粥樣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NIHSS和ADL評分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Hcy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