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東 劉海燕
(1.大連民族大學,遼寧 大連 116011; 2.大連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011)
隨著近十年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城鄉統籌、美麗鄉村、新型城鎮化等宏觀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城鄉關系逐漸進入統籌、對話階段,相關政策不斷向農村傾斜。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宜居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宜居鄉村建設推進全域城市化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連市建委開展宜居鄉村建設工作。
《城鄉規劃法(2008)》及《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7號令)明確指出,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法定規劃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土地出讓及規劃許可的法定依據。但鎮與城市又是完全不同的形態,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套路。大連目前尚無針對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具體技術標準,本次研究參考城市控規編制方法,同時結合大連實際,因地制宜的制訂適合當地發展的控制導則,指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1)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基本為零。土地出讓、下發設計條件多依據鎮總體規劃,有的甚至依據旅游專項規劃,作為土地出讓法定依據的控規嚴重缺失。2)開發建設無序。沒有控規作為法定規劃的指導,項目開發建設較為隨意。3)鎮區缺乏特色。作為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鎮區建設缺乏特色,風貌千篇一律。
1)鎮規劃標準是全國性的,具有普遍的適用性;2)無法結合地方特色,不接地氣;3)沒有鎮控規成果要求的具體規定,容易使編制出的成果格式五花八門,實際規劃管理過程中使用不便。
本技術要點適用于普蘭店市、瓦房店市、莊河市、長??h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范圍外的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有條件的鄉集鎮和涉農街道可參照執行。
4.2.1總體要求
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一般由文本、圖紙、附件三部分組成。規劃文本和圖紙具有同等法定效力。
4.2.2文本編寫規程
1)文本條例。文本是以條文形式對規劃的有關內容提出的規定性要求,其文字表達應當規范、簡潔。文本內容中涉及強制性內容,應采用加粗及點劃線等特殊方式予以表示。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增加相應的章節。其中,涉及地塊性質、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積率、“四線”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公用設施等建設控制指標為強制性內容。

表1 圖紙目錄及排列順序
2)文本內容要求。第一章 總則:制定規劃的目的、適用范圍、規劃依據、規劃的強制性內容、規劃的執行主體和管理權限。第二章 土地使用控制及管理:用地性質參照《城鄉規劃制圖標準》(征求意見稿)建規城函[2004]207號中規劃建設用地的分類與代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商住綜合用地,代號為RB。確定人口規模與用地規模,明確地塊劃分及用地界線、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確定土地使用及開發強度控制要求,主要包括: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綠地率及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第三章 “四線”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控制規劃:落實并完善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四線”控制要求,包括: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確定本規劃區內各類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及用地規模。第四章 道路交通規劃:明確對外交通組織及對外交通設施的控制要求;確定道路系統的功能構成及等級劃分,明確路網結構;確定主要交叉口的形式,確定社會公共停車場(庫)和公交站場的分布和用地規模;確定道路、廣場的豎向控制要求。停車配建標準參照《大連市主城區建設工程配建停車場(庫)標準》,結合本鎮實際情況明確該地區的停車配建標準。第五章 景觀風貌設計:以生態宜居、景觀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為原則,確定景觀片區、軸帶、邊界、標志、節點等空間要素的組織關系,提出控制要求;保護自然山體、豐富鎮區空間天際線形態,確定各區域建筑高度、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求。第六章 公用設施規劃:公用設施規劃包括給水、排水、供電、通信、燃氣、供熱、環境衛生、消防、防災減災等方面內容。第七章 附則:明確規劃生效時間、解釋權等。
4.2.3圖紙繪制規程
規劃圖紙目錄及排列順序,見表1。
4.2.4說明書編寫規程
規劃說明是對文本的解釋與補充說明,主要表述規劃的目標、思路、原則,以及與規劃圖紙相對應的具體規劃內容。說明書應采用與文本對應的章節結構,在此基礎上增加區位及現狀分析、規劃依據、規劃原則、功能定位等內容,現狀分析部分附現狀用地匯總表及現狀建設用地指標表。
作為不同于城市的一種聚落形態,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也不能照搬城市標準,本次研究在控制指標及體系方面參照城市控規編制方法,創新性地按照底線思維,把四線及公共設施控制單獨提出,確保公共利益的實現。同時,為體現北方濱海城市鎮的特色,將景觀風貌設計作為強制性內容進行控制。該導則對大連宜居鄉村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