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溫燕本報記者李司坤●盧戈
在經歷慘烈的平安夜行情后,美股圣誕節后首日開市大幅反彈。26日,三大指數收盤均上漲約5%,道瓊斯工業指數史上首次收盤漲幅超過1000點。受其影響,亞太主要股指27日多數上漲,市場人士認為,前期超跌后大量買盤低位涌入,以及一些利好消息刺激了美股的“瘋狂反彈”,但中長期能否逆轉此前的熊市態勢,重啟一波牛市上漲行情,則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27日美股開盤出現大幅低開,其中道指截至本報發稿時下跌逾400點。
道指單日漲千點
《華爾街日報》27日報道稱,在“黑暗圣誕節”后的首個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數大舉反擊。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4.98%,報收22878.45點,單日漲1086.25點,歷史上首次收盤上漲超過1000點。此前道指單日上漲點數紀錄在2008年10月創下(936.4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5.84%,報收6554.36點。標普500指數上漲4.96%,報收2467.70點。26日的股指反彈也收復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失地。本周一(24
日),道指和標普均下跌超過2.5%,創下有史以來平安夜最大跌幅。
美股個股方面,零售業股、科技股和能源股領漲市場。亞馬遜上漲超過9%,臉書和網飛均上漲超過8%,蘋果上漲超過7%;梅西百貨和塔吉特百貨分別上漲7%和6%。馬拉松石油公司上漲超過7%,美國銀行、高盛與摩根大通也分別上漲4%-6%。市場認為,剛過去的美國圣誕購物季銷售數據強勁,原油期貨上漲,成為相關板塊個股漲勢突出的重要原因。
在美股強勁反彈的帶動下,27日亞太股指多數上漲。其中日本股市漲幅最大,日經225指數再次站上20000點大關,報收20077.62點,上漲3.88%,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和印尼主要股指也分別上漲。但中國內地和香港股指均小幅收跌,上證綜指下跌0.61%,報收2483.09點,香港恒生指數下跌0.67%,報收25478.88點。
技術性反彈色彩強烈
《華爾街日報》稱,盡管美股26日大幅反彈,但由于此前“欠賬太多”,三大股指仍然處于相對低位。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后至今的這一輪長期牛市,仍然有在今年末或明年初終結的可能。路透社稱,由于擔憂經濟增速大幅放緩,利率上升以及中美貿易戰可能升溫,自今年夏天開始,投資者們的擔憂就在拖累美股股指,并在過去的一個月達到頂峰,但一些利好消息也部分驅散了這些擔憂氣氛。不過總的來說,26日的上漲“技術性反彈”色彩強烈,更多是超跌之后的一輪正常性回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7日認為,盡管美國和日本的股市回彈,但市場專家仍發岀警告:“過去,熊市已多次出現在股市混亂時期這樣的止跌回升。”有市場分析師稱,華爾街的回升仍令人“質疑”,緣于“下一年經濟增長和許多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比如中美貿易戰的未決等。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股26日的暴漲是技術性反彈,應該說2018年的美股已是強弩之末,正步入熊市通道,美國的經濟復蘇也到了盡頭。現在掉頭向下既有牛熊交替的規律作用,同時也有其宏觀基本面的逆轉。
中概股需轉變觀念
據英國《金融時報》26日報道,2018年,在美IPO的中資股達到33家,創近8年新高。2010年這一數字為39家,而去年僅為17家。在今年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資股赴美上市仍然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步調。
不過,2018年赴美中資股IPO總額為90億美元,雖然成績尚可,但在上市后股價走低,甚至跌破發行價,導致以發行價購買中資股的投資者在2018年平均虧損了16%。不過,美股市場專家認為,從中長期看,中資股將從赴美上市、參與美股資本市場中受益,而投資者也可以期望優質的中資股給他們帶來投資回報。
董登新表示,今年赴美IPO中企數量創新高,可能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今年整個A股市場的IPO節奏放緩。很多掌握大量資源的投行券商只得調轉“槍口”,到美國去尋找IPO的機會。但美股監管非常嚴,而中概股企業在信息披露方面確實又存在規范性和透明度的問題,結果導致表現不佳。
內地中概股到美國上市,應該說對于提升中國企業的素質,尤其在適應國際化的監管規則方面都會有所幫助。要想適應美股環境,中國企業需要轉變觀念。應該說,目前到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大多數還是以上市為目的,這樣的話,一上市它的目的就達成了,可能就沒有了動力。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應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應想圈一把錢就走人。這在美國是不行的。▲
環球時報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