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宇


摘 要: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初級中學從區域文化和學校傳統出發,提煉形成了以“合”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圍繞“合”文化,學校做好校園德育活動頂層設計和組織實施,努力將學校打造成校園德育活動特色化、體系化的精神家園,為把學生培育成現代君子奠基。
關鍵詞:合文化;現代君子;活動
教育重在活動,活動也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對于每一所學校來講,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德育活動是最為常規的工作,應該說校校皆有,但各校開展校園德育活動所表現和追求的價值觀是各不相同的。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初級中學(以下簡稱二師初中)基于學校辦學傳統及本土文化特色,提煉形成 “合”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并以“合”文化建設為依托,不斷豐富校園德育活動,讓全校師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實現培育現代君子的辦學追求。
一、“合”文化背景下的校園德育活動育人目標定位
“合”本義指上下嘴唇合攏,有“吻合”之意,后引申為不同因素或事物之間“結合、接合”之義。除此之外,“合”還有“符合”“總共”等意思。二師初中原名為新造中學,是一所公辦鎮屬初中,2014年2月更名改制,由鎮屬改為區屬,由番禺區教育局與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合作辦學、共建共管。學校自更名改制后主動躬耕文化建設,積極挖掘學校所蘊含的“合”因子,給予“合”以教育意義,賦予“合”文化以深刻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育現代君子”的辦學理念,通過挖掘與激發傳統君子人格中與“合”文化相契合的因素,賦予現代君子新的內涵,學校各項校園德育活動的設計從此出發,也以此為歸宿。
(一)從“合”文化認識論內涵出發,培育博學明理的現代君子
博學明理,是二師初中現代君子人格形成的基礎與重要內容,“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注重廣泛讀書以達到明理、正品的目的。作為現代君子,既要博學更要明理,學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二)從“合”文化方法論內涵出發,培育具有合作精神的現代君子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每個人都有不足,合作便是通過別人來彌補自己,而這個過程別人往往也會受益,最終取得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效果。
(三)從“合”文化過程論內涵出發,培育學會融匯古今的現代君子
現代君子根在傳統,用在現代。二師初中鼓勵師生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古代君子人格的精髓,學會融匯古今,去蕪存菁,吸納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立足當下,融合現代文化中的優秀因子,著眼于未來,共創文化新生態,做到傳統與現代的貫通統一。
(四)從“合”文化價值觀內涵出發,培育追求“以和為貴”的現代君子
從“合”文化價值觀角度看,“合”在某種意義上與“和”字的內涵有交集,也具有“和諧”“和睦”之意,表示追求和諧的狀態或境界,“合”的這種用法隱含著“合”文化引領下的現代君子應追求身心和諧,外強體魄,內修品質,達到內外兼修;與此同時,“禮之用,和為貴”。“和”是君子處理人際關系及一切事物的準則指導,也是君子自身行為導向與價值追求。
二、“合”文化引領下的校園德育活動的實踐
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繽紛的活動給予學生豐富的體驗,在體驗中深刻感悟“合”文化內涵,君子人格得到成長。為此,二師初中積極開展以“合”文化為主線的各項校園德育活動,初步構建出“班本德育活動—級本德育活動—校本德育活動”活動體系。
(一)以“每班一臺戲、每班磨一磨”為主要項目的班本德育活動
“每班一臺戲”是指初一和初二年級各班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自我才藝表演展示活動;“每班磨一磨”是指初一和初二年級各班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在學校專用場室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自磨豆漿活動。各班開展時間由學生處協調安排好,要求全程由學生主導,可邀請學校教師和家長參加。
(二)深刻蘊含“合”文化內涵與要求的級本德育活動
在學校的統籌協調下,年級定期組織符合本級特點和學生身心成長教育規律的系列級本德育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提升,也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學校“合”文化的精神和辦學追求。
(三)以“四節兩日”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校本德育活動
三、“合”文化校園德育活動的反思與展望
二師初中以“合”文化為主線的校園德育活動初成體系,效果初步顯現。
“每班一臺戲”“每班磨一磨”班本德育和校園“四節兩日”系列校本德育及其他的級本德育活動不僅豐富了師生的校園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合作共進的氛圍,也為師生們踐行“合”文化、培育現代君子人格提供了重要路徑與平臺。
未來的道路上,二師初中將進一步完善“合”文化校園德育活動和體系,提升活動效能,探索踐行活動開展新路徑,更好地體現“合”文化內涵,讓師生們在活動中更好地錘煉君子品格。
參考文獻:
[1]李莉.農村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徐聚棠.談談對當前初中校園活動的一些認識[N].廣東教學,2017.
[3]陳曉芬,徐儒宗,譯.論語·大學·中庸[M].中華書局,20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