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珠海一網店店主因代購境外服飾且逃稅300萬元人民幣,被法院判處走私罪,獲刑10年并處罰金550萬元人民幣。這則消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點評:代購、走私、逃稅,這些詞似乎成了如今海淘行業里無法忽視的詞。細加分析的話,這其中需要厘清很多說法。
首先,微商、個人代購經營行為需要合法合規。一般來說,代購指在境外購買商品、在境內銷售并從中賺取差價的行為。根據將于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需要取得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還要依法足額納稅。而實際上,很多代購者并沒有取得法定的經營許可證,而是私下從事代購活動,且無相關資質,這不僅加大了消費者維權難度,也破壞了國家對外貿易管理規定,擾亂了跨境貿易秩序。
其次,代購的商品需要依法足額納稅。根據海關法,從海外購買回國的物品如果在免稅額度之上的,需要向海關申報,并補足稅款。而一些代購者在入關時偽報商品性質、低報商品價值甚至入境不申報,有的偷稅漏稅數額巨大,這就觸犯刑法、海關法等法律。根據刑法規定,走私罪,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10萬至50萬元人民幣屬于“數額較大”,50萬至250萬元人民幣屬于“數額巨大”250萬元人民幣以上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對應刑期分別為3年以下,3至10年以及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1至5倍罰款。廣東珠海這名網店店主正是因為偷稅漏稅數額巨大而被判刑10年,并處以罰款。
應該說,隨著電商法實施,代購行業、電商行業將面臨一輪重新洗牌,不合規經營者會出局。而對消費者來說,今后在購買商品時不僅質量可以得到保障,同時在售后維權等環節的權益也會得到保護。展望未來,非法個人代購時代將會終結,海外代購市場則會在法律框架內實現良性有序發展。
新動態
支持自貿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印發
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需要,在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人力資源領域先行先試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權,加大開放力度,給予政策扶持,體現特色定位,提出了53項切口小、見效快的工作措施,著力打通有關工作的堵點、難點,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相互保”更名“相互寶”
11月27日,螞蟻金服、信美人壽公布對“相互保”的整改結果——產品更名為“相互寶”,成為由螞蟻金服獨立運營的網絡互助計劃,而非由保險公司信美人壽承保的保險產品。這是在“相互保”的同類產品“京東互保”11月14日短暫上線即下架、監管約談信美人壽之后,相互保的運營方根據監管要求作出的調整。這意味著,相互寶此后將不再是一款保險產品,其性質與現有的網絡互助無異。
香港金管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香港金融管理局10月31日宣布,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技術平臺“貿易聯動”,并開展跨境區塊鏈貿易融資研究。
聲 音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
考慮跨區聯絡線交易計劃的多區域互聯系統分散調度方法//曾方迪,李更豐,別朝紅,程海花,鄭亞先,耿建//(16):32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銀行業貸款余額中,民營企業貸款占25%,而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超過60%。民營企業從銀行得到的貸款和它在經濟中的比重還不相匹配、不相適應。從長遠來看,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支持,應該契合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相應比重。
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
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的發展為金融業帶來了創新,也讓金融面臨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新的信息安全風險,和原來沒有面臨過的監管套利風險,從而威脅金融穩定。
中信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炯:
不可否認,我們在發展中也走過一些彎路,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無論成功的案例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值得我們總結的,都可以在未來的經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
在支付、資產管理等領域,大技術公司可能因為監管標準的不統一而享有不平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對大技術公司金融業務監管應實時介入,以避免相關風險從小到不值得關注演變到大而不能忽視,甚至大而不能倒。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對外貿易是全面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多年,我們對外貿易中著重開拓了發達國家市場,在當前新的形勢下,我國需要多元化出口市場,同時應更注重進口,實現對外貿易的平衡發展和結構優化。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金融創新仍然是中國金融發展的基本動力。金融創新的道路還很漫長,不要把所謂的金融風險歸結為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本質是實體經濟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滿足需要。金融工具的多元性,融資者需要多元化的融資工藝優化;金融的科技化,帶來了金融業態的多樣性。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
人為地把利率壓下去,反而會減少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同時,會不會對金融機構下一步造成新的風險?這些都要考慮。真正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首先要從市場化的思路入手,讓市場來配置金融資源,這是第一步。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
推動支付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要正確處理“四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銀行和支付機構之間的共同發展關系。二是要正確處理清算設施之間的協作發展關系。三是要正確處理嚴監管常態化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四是要正確處理城鄉支付服務之間的協調發展關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
實踐中有一些金融控股公司野蠻生長,盲目向金融業擴張,將金融機構作為“提款機”,風險不斷累積和暴露,但相應的金融監管制度尚不完善。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加強金融控股公司的整體監管勢在必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
金融業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金融科技發展可為其他產業領域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科技應用示范。從這個方面講,金融科技能夠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的協同發展,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更強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
科創板可以有“一石三鳥”的效果。第一,在一個新增的板塊上嘗試注冊制改革,減少對存量IPO的影響,容易獲得市場認可與接受;第二,對科創企業先行嘗試,可直接落實決策層對創新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第三,明確向市場提示注冊制及創新企業發行的雙重風險,力爭對個人投資者進行良好的預期管理。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2019年社會信用仍將偏緊,不太會重演“一收就緊、一緊又松、一松就亂、一亂就收”的歷史。此外,穩資產價格將是明年穩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穩投資或穩增長與之相比都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