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我國信息技術水平在逐漸提高。信息技術已經(jīng)滲入到各領域,教育事業(yè)也不例外。運用信息技術來教學,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文章對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yè)相結合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作用;實際應用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農村小學也在隨之進行改革,農村小學相較于城市學校來說,不僅經(jīng)濟落后,而且資源匱乏。因此,農村小學想要更好地改革,就需要根據(jù)農村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變革。本文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融入信息技術的問題及應對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進社會已經(jīng)步入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是當今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yè)相結合,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我國教育事業(yè)新的發(fā)展方向。
在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大變革。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多媒體的身影,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事物以聲音、圖片、動畫、文字、視頻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因為多媒體具有這一特性,所以深受學生的喜愛,使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多媒體技術突破了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也突破了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建立了新的教學模式。
(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并且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目前只有在課堂上才能夠實現(xiàn)這些目標,而學生需要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才能夠不斷學習到這些能力。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和生理發(fā)育都不夠成熟,現(xiàn)代教學就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性來進行。多媒體技術可以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占據(jù)主體地位。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
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由于農村資源有限,導致教學方法單一。在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雖然會有一些相關的語文教學資料,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導致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減少,教學模式單一。
第二,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大部分教師都根據(jù)自身的能力與自身的認知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限制學生參與課堂,也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只有占據(jù)主體地位,才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更好的發(fā)展。
第三,一些教師嘗試進行教學整合,卻將技術的使用誤認為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多媒體是一種單獨的技術,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它能夠運用在課堂當中。教師缺乏對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研究與了解。
第四,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更注重的是多媒體的運用過程與方法,完全忽略了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也沒能夠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習氛圍。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要解決以上四點問題,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明白一切以學生為主,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的機會,這些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充分展現(xiàn)語文教學的魅力,使學生對其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并在課堂上放映,運用動畫、聲音、圖片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突破重點學習內容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的知識晦澀難懂,僅僅憑借教師的講解不能夠使學生完全理解。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
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了解的知識也比較少。因而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晦澀難懂的文字轉化為視頻和圖片,這樣就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比一比》一課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一些詞語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些詞語很難用語言來解釋。那么,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詞語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理解。
(三)強化教學質量
在農村語文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能夠使語文教學的難度大幅度降低,同時還能夠強化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將復雜、難懂的內容用簡單、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在提高課堂效率,強化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的知識。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內容,大大提高課堂效果。
由于小學語文教學深受信息技術的影響,因此教師紛紛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需要首先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夠熟練應用于教學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桂林山水》一文時,由于農村小學生對于桂林的景色知之甚少,根據(jù)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僅僅通過文章的描寫和教師的講述并不能夠完全理解文章所講述的美景。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桂林的山水美景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根據(jù)文章內容從全方位的角度來領略桂林的美。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由于多媒體對小學教學有著重要影響,這就要求教師更好地掌握多媒體技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信息時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能量,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小學語文教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加入解決了農村小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權,積極參與課堂,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一文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并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將課文中的文字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關于海洋和海底生物的相關知識,帶領學生探尋海底世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jù)主體地位。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并在課堂上進行演講,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和表達能力。
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使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這樣更便于小學生接受。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充滿趣味性的學習氛圍,將課文內容以卡通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總體而言,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發(fā)展迅速,信息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共享方便等特點。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順應了時代發(fā)展趨勢,取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使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信息技術是可以將圖片、文字、視頻融合為一體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當今形勢下,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教學方式會更加完善。
[1]蘇麗珊.淺析新形勢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07):730.
[2]高彩霞.淺談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中外交流,2017(30):168.
[3]付要國.恰當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農村語文課堂更出彩[J].新課程·小學,2015,(05):178.
[4]高自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魅力[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02):2.
[5]王彥茹.淺談多媒體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技巧[J].神州,2017(24):240.
[6]黃曉春.淺談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小作家選刊,2016,(07):192.
[7]徐冠英.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整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5):70.
[8]張艷蓉.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10):132.